轮滑亚运冠军陈烨和父亲的追梦故事,告诉我们或许还有另一种成为冠军的路径 为多元喝彩! 2023年09月27日  

陈烨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宋彦桦 摄

  25日写陈烨和父亲的追梦故事上了热搜,不少人对这位“追风少年”表示赞叹。

  而如果你看了陈烨的比赛,发现他在场上的风格,可以用云朵般的飘逸来形容——动作舒展,连接顺畅,似乎没有流露出一点大赛的紧张感。

  这份云淡风轻的背后,是自信,而这种自信,则是实力使然。强大的实力,则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

  年仅15岁的陈烨,从8岁在商场里的“偶遇”开始,已经在滑板上坚持了7年。而更多的运动员,在站上领奖台之前,可能是十年甚至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他们在经历了汗水与泪水交织,奏出拼搏与奋斗的交响曲,最终攀上了竞技体育的巅峰,进入体育的荣誉殿堂。

  这种坚持,当然值得尊敬、弘扬和传承。

  而陈烨的父亲陈玩钦全职陪娃、自建碗池的故事,告诉我们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

  在把陈烨送上亚洲最高领奖台之前,他的父亲似乎是“不务正业”和有些“异想天开”,学音乐,学舞蹈,学设计,学影视,为了省钱,自己设计和建造碗池……

  陈玩钦倾其所有,与孩子一起追梦,可能成功,亦可能失败,但依然坚持。

  陈烨的坚持,源于内心深处的热爱,而陈玩钦的坚持,源自于“爱你所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使陈烨没有在滑板上取得这样的成绩,陈玩钦的人生仍然会是另一个精彩的故事。

  对于陈烨,也是一样的,他热爱滑板,但滑板并非他人生的全部,这个男孩还喜欢吉他和魔方,语文和数学都不错……

  他和爸爸都相信,人生不只有“滑板”,还有无限可能。

  想起今天在亚运村偶遇一名地方体育局朋友,他说本届亚运会上明显感觉,运动员们的成长路径越来越多元。

  我们熟知的全红婵,在小村庄里被基层教练发现,在体校接受培养,然后一路升至省队和国家队,成为广受关注的奥运冠军;在杭州亚运会上为中国拼得首金的邱秀萍,也是从基层体校走出;而同时,也有越来越多陈烨这样的,在家庭的深度参与下,勇敢追梦的健儿……

  “这是好事啊!”他感叹道。

  为多元喝彩!

  (新华社杭州9月26日电 记者王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