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释”的强大 李美皆 2023年12月25日  

王国猛作品《江山犹是》。资料图

  王国猛的散文实证了散文的真髓:浓缩的都是精华。他的写作无疑是认真且自觉的:平静表达个人省思,既不抒情,也不愤怒,更不博眼球,他就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地面对自己,面对众生,认真看见,认真想到,认真写出。

  王国猛的《江山犹是》不乏融汇古今的人世洞察。《磨难》以《西游记》为例,辩证地看待“磨难”与“故事”:磨难在经历的时候是磨难,经历过后就是故事。更进一步延伸到经历战争的枪林弹雨的人:走不出来,便遭遇了事故;走出来了,便带着一身的故事。人的遭逢与际遇,不正简单如斯吗?只是难得有此等顿悟。王国猛对于历史的探寻,意在觅得自我精神的源头活水,是“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的自然融合,是光明流丽的不露声色,是“回归真我”的无形禅示。《抱团取暖》写道:“我早已习惯了思想上的独来独往,穿梭于历史的长河,徘徊于无人的旷野,寂寞寒夜中我足以自我温暖……因为心中始终绽放着光明,身上从未曾断过暖流,雨雪霏霏的日子对我来说,等闲而过罢了,哪里用得着抱团取暖,靠别人的一丝热量,维系自己浩荡的人生。”如此低调的傲然,颇具古君子之风;绝不希求现实与世俗的认可,乃是自由的至境,是大象无形的超脱。

  《存乎一心》尤能见出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和清风明月一般的坦荡。文章开门见山地说:“如果注定是一只青蛙,我宁愿待在井底。”通常,井底之蛙是一种贬义,王国猛为什么要反其意而标识自己呢?“一孔之天虽小,于我已足矣。且在井水深处,独自放声,高低起伏由我,不必左顾右盼,惶惑难安。鸣之嘹亮喑哑,亦无须在意,反正都是孤芳自赏。兴之所至,纵横水面,雀跃井壁。意兴阑珊时,便卧于水草丛中,静思遐想,在不知不觉中入眠。外面的世界有多大,风物有多少?不得而知,亦无意得知,我知道,只要跃出井沿,天空会陡然辽阔,自己却会瞬间渺小,在陌生的空间,找不到熟悉的水草,难免会怅然若失,与其在繁华的世界惴惴不安,不如在寂静的天地一念不起。”这种自足与恬然,令人对于“井底之蛙”简直要生出羡慕了。这绝非小农意识中的自足,也非心灵鸡汤式的恬然,而是对于自我认知的清醒与人生追求的适可而止。“当然,如果身具鲲鹏的潜质,我一定会奋力飞向天空,绝云气,负青天,展翅翱翔。”所以,“是鹰击长空还是蛰伏井底,取决于对自身的价值判断。”“宏大或微小,显扬或幽隐,各有各的妙处,一切皆存乎一心。”如果不是人到中年世情阅遍,很难具备如此“存乎一心”的醒觉。该文的辞采表达,又深得骈俪之美与大赋之妙,令人击节赞叹。

  王国猛的散文,不仅视通万里动静得宜,且与自己的日常声息直接相关,是从现实省察中生长出来的思想种子。《朋友》写道:“对于那些一次性的朋友,要像对待一次性口罩之类的物品一样,坚决断绝来往。对待有些阶段性的朋友,要像对待陈旧破败物品一样,懂得随时置换更新。经过不断地调整检测优化,一直陪伴共同前行的朋友可能会越来越少,但一定会越来越精。”这些话,说出了我久已有之而从未言表的某种感受或感悟。它们不仅富有智慧含量,对于读者也是一种正中下怀的代偿性表达。

  在一个知识付费的时代,王国猛中年如茶的人生智慧散文着实可贵;乐而读之,即是为智慧付费,只不过这个“费”是指时间,且是超值的。

  《解释》一文开题便说:“有一种强大叫不解释。”这绝对是一个高度浓缩了人生智慧的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