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在即,哪些事项需注意—— 这份“上岸”秘籍请查收 2024年03月19日  

  ■ 本报记者 张琬茜

  日前,教育部发布《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2024年研考国家线发布后,各招生单位根据规定,在国家分数线的基础上,自主确定并公布报考本单位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

  复试在即,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如何提高备考效率,才能成功“上岸”(网络用语,指考研成功)?海南日报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复试备考要“知己知彼”

  “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海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婉秋介绍,今年海南大学仍采用线下(现场)复试方式,一般包含笔试和面试两大部分。此前,笔试科目内容已在2024年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面试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考核、综合能力考核以及英语应用能力考核三个部分。

  “考生首先要充分搜集信息,既要知己,也要知彼。”海南大学学生于琳琳告诉记者,搜集的信息主要包括往届复试录取情况、往年复试真题、专业相关书籍、导师研究方向等。她认为,研读导师论文是复试准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常情况下,复试的专业问题都与导师近几年的研究内容有关。

  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一学生杨拾一看来,报考院校的学长学姐经验帖也是信息搜集的一大关键,“去年备考时,我翻阅了大量过来人的经验分享资料,吸取他们的经验,避开了一些‘坑’”。

  杨拾一建议,复试前,考生要规划好学习时间,制定中短期学习计划,重在抓效率,而非单纯拼时长。同时,总结初试备考的经验教训。

  据介绍,各院校将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复试。以海南大学为例,该校将按照“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复试小组成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三随机”原则组织复试。

  “与初试相比,复试的专业课内容更注重考查考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刘婉秋表示,考生应有针对性地熟记参考书目的重点内容,提前了解报考专业的科研动态、科研方法、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目标导师的研究内容和方向等。

  于琳琳认为,考生对报考学科领域是否感兴趣,会直接影响入学后的学习效果,“复试中,考官可能会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题,例如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对行业发展的看法等,考查考生是否具有专业认同感和继续进行深造的潜力”。

  精心准备自我介绍材料

  “面试是不是像找工作一样?”“一般会问哪些问题?”……近日,在各网络社交平台上,有关考研面试的讨论帖热度不减。和笔试相比,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的面试环节除了考查考生日常的知识储备,还对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浙江大学传播学专业研一学生颜昊认为,考生要想在面试中脱颖而出,一份出色的简历必不可少。简历能让导师在短时间内了解考生大学四年的经历,“建议多润色几遍”。

  有了简历这个“敲门砖”,接下来还要为面试提问环节做好准备。西南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一学生关菲表示,面试提问内容一般分为三类,即英语口语、专业问题和非专业问题。

  关菲回忆,她当初参加面试时,遇到的英语提问内容相对简单,例如“喜欢读什么书”“描绘所住的城市”“介绍一下本科专业”等,更多考查口语表达能力;专业问题多与报考专业的热点话题、前沿研究等有关。考生需提前熟读报考院校提供的参考书或相关论文;非专业问题则由考官随机提问,主要观察考生的性格特点、求学态度等。

  关菲提醒,考生在复试过程中要放平心态、举止文明、谦逊有礼,给考官留下积极向上的第一印象,“着装方面干净整洁即可,切勿浓妆艳抹”。

  备考过程中,考生除了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更重要的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考生要认真对待、充分准备,但也不用过分紧张。考生通过备考过程能更深入地了解报考专业,坚定发展方向。无论考试结果如何,都会有所收获。”刘婉秋说。

  资讯知多点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调剂意向采集系统”将于3月28日开通,已完成一志愿录取的招生单位可发布调剂信息,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可查询、填报意向信息。“调剂服务系统”将于4月8日开通。

  截至2023年,

  我国已累计培养

  1100多万名研究生。

  目前,

  我国有117个一级学科

  和67个专业学位类别,

  全国范围内布局了

  1.9万多个学位授权点。

  进入新时代,

  全国78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

  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

  和670多万名硕士。

  (据新华社)

  制图/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