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美丽乡村: 乡愁乡韵绘乡愿 2024年04月29日  
  ■ 海南日报记者 梁君穷

  牛皮凳、树皮衣、鼻箫、蓑衣……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西黎村,一座土黄色的船型建筑中,摆放着不少黎族群众使用过的老物件,这里也是海南第一座村级博物馆——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馆。

  这里的数千件展品,门类齐全,数量众多,涵盖黎家百姓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书写这个民族的过往,有时候,这里还会为游客展示非遗传统技艺黎锦的织造过程。传统在西黎村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但现代化的气息却又这么明显。

  且不说村道两旁的太阳能路灯和开到村子中的公交车,单单是在村里走着就能看到造型新潮的咖啡馆,就能让游客感受到这里的新“潮”气。此外,信息化设施的农业种植大棚,让这里传统的农业有了新变化。

  同时,西黎村还采用“互联网+治理”模式,通过搭建基层数字综合信息平台,融合、用活基层大数据,显著提升了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像这样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美丽乡村在乐东还有不少。如佛罗镇丹村,一街之隔划分出了新老两种村貌:老丹村是500年的古建筑遗存,古树古屋古井成了乡愁的模样;新丹村有鳞次栉比的崭新小洋楼和宽阔的街道,写就新时代农村的新面貌。

  美丽乡村不仅美在村貌,更美在民风。丹村的嬗变也浓缩着一部文明乡风演变史。20年前,丹村曾经是一个有名的“吸毒村”。2010年起,外出乡贤和村民捐款成立教育基金会,鼓励村里娃读书考学,编纂族谱、家训,以“书香”驱散“毒魔”,用文教改变乡风民风,由此丹村蜕变成“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多年来,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乐东注重培育特色文化村庄,不仅挖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等农村物质文化,还十分关注农村民俗风情、历史沿革、典故传说、祖训家规等农村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在这样的倡导下,乐东的许多乡村都有了自己的博物馆,新编或续编了自己的村志,如《黄流村志》《佛老村志》《丹村志》和《莺歌海志》等等,拿起这些村志,就可以感受到它们沉甸甸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