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不见
唯有数峰青
2024年05月08日  
  ■ 阮忠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六月,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身份通判杭州。他在杭州一直待到熙宁七年(1074)八月,这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三年。这三年间,苏轼有了第三个儿子苏过,苏过此后一直陪伴他度过余生;王朝云来到苏轼身边,后来成为他的侍妾,与他相伴二十多年,后来病逝惠州。苏轼在杭州还结识了词人张先,与其成为忘年交,写下《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江城子”一作“江神子”)。词题下有序“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这湖就是杭州西湖。

  张先(990—1078),字子野,浙江吴兴人,是北宋难得的高寿词人。他因填的词中有佳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幕卷花影”和“坠轻絮无影”(一作“堕絮飞无影”),被称为“张三影”。三十多岁的苏轼与张先相识时,张先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当时,张先视听尚好,不绝歌舞,也享有诗名,但他的诗名为词名遮蔽。人们多说他的词好,少说他的诗妙。

  苏轼在《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这首词中写道: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相传这首词还有一则逸事:一日,苏轼、张先同游西湖时,在孤山竹阁前的临湖亭休憩。湖心有一彩舟飘至亭前,一风韵绰约的弹筝少妇上前说久慕苏轼之名,无由得见。今闻苏公游湖,贸然前来,求一小词,以作终生之荣。苏轼不能推却,故戏作这首词。词成而奏,一曲未了,少妇竟翩然离去。这个故事多为后人牵强附会,转述者称“东坡”。“东坡”是苏轼多年后贬居黄州、躬耕城东坡地的自号,说明这个传闻产生时间较晚。

  这首词表面上讲述西湖弹筝女子的情怨,后人附会也因此而生。本在西湖上,这首词却说江上,是化用了唐代诗人钱起的诗歌《省试湘灵鼓瑟》中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让其更富有情韵。《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这首词先叙景,雨后初晴的傍晚时分,风清霞明。如此美景之下,苏轼用比兴的手法,将前来的女子比拟为盈盈的芙蕖(即莲花),让人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她的美貌。这一手法自《诗经》以来,多为诗人所用。这里,苏轼还以“双白鹭”喻男子,说明他们对美丽女子的爱慕。这既衬托了女子之美,又让这首词暗含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这首词的上阕,含蓄道出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但是,词的下阕却说女子“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仿佛女子也有意,但单恋终不成,故伤感而有哀愁。这时,烟散云开,那“弄哀筝”的娉婷女子仿佛是“湘灵”(传说中虞舜的妃子或战国屈原笔下的湘夫人)。屈原的《九歌·湘君》《九歌·湘夫人》,讲述了一段充满哀怨的恋情。苏轼这首《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也写得哀怨情深,并以“人不见,数峰青”作结,言终而余味袅袅。词写到这里,好像并不是讲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故事,“湘灵”的神仙面纱使这个故事美妙空灵,给人留下无穷遐想。

  苏轼说《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这首词与张先同赋。张先有三首《少年游》,一写于渝州,一咏井边桃,还有一首写“红叶黄花秋又老,疏雨更西风”,和苏词一样写在秋天雨后,其中的离情愁绪和苏词情调相近,但张先没有明言这首词是否作于杭州,是否与苏轼同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