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南在非遗保护方面的实践亮点频出。例如,2020年6月,东方市成功注册了“东方黎锦”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截至目前,东方市已拥有39项非遗保护项目,其中包括2项国家级项目。如何更好保护这些非遗项目成为重要话题。
数字化技术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新的方案。上海大学副教授姚舰分享了“非遗数据实验室”的具体实践: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如四维数据捕捉和脑电波监测,记录手工艺者的工作流程和思考模式。同时,通过3D扫描等技术手段,为难以移动的壁画等文化遗产建立数字化档案。
“数字化保存和线上体验并不会取代文化遗产本身,反而会激发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兴趣,促进人们对非遗的了解和传承。”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尹镐辰在论坛上表示。
“海南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造场景式、体验式、生活化的非遗项目,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谈及海南的非遗保护,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蓝泰华表示。
中山大学副教授孔庆夫则建议,一是要对海南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普查和建档;二是针对非遗传承人进行数字化保护,包括记录技艺、口述史以及生活的文化空间等;三是推动非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结合海南的特质,推动文旅融合,让非遗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
“当然,在数字手段介入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版权归属、侵权认定等。同时,数字化记录可能无法完全捕捉非遗传承的活态性。但我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更多年轻人的加入,这些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蓝泰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