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记着初心与坚守 2024年11月08日  

  ① 海南日报新媒体视觉中心记者李天平在琼中百花岭热带雨林里拍摄昆虫。 刘孙谋 摄

  ② 海南日报编辑中心编辑刘婧姝(左二)在五指山水满乡参与视频拍摄。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③ 超强台风“摩羯”登陆前,海南日报东部新闻中心记者陈子仪在琼海博鳌镇海边出镜采访。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④ 海南日报经济部记者曹马志(右一)在洋浦疏港高速项目现场采访建设者。陈泽文 摄

  编者按

  今天,我们迎来了第25个记者节。这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此时此刻,我们的同事步履未停,或忙碌于新闻现场,或奔波在基层一线。但无论你在哪里,都想跟你说一声:辛苦了,节日快乐!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作为时代变迁的亲历者、记录者、见证者,新闻记者用镜头捕捉美好,用笔杆书写担当。在田间地头、项目建设现场,他们践行“四力”,用双手触摸琼州大地,向世界讲述海南故事;在防汛防台风一线,他们追风前行,只为第一时间抵达发回最新进展报道;在媒体融合赛道,他们化身“多边形战士”,既能写稿拍照,也能出镜剪辑……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记着初心,记着理想。今天,我们把镜头对准自己,带您走近4位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编辑,倾听他们的新闻理想和从业故事。

  暴雨突袭,见证感动与担当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子仪

  洪水肆虐,见证一座城的温情与坚强,是我在琼海蹲守采访的最大感受。

  10月29日,受连续强降雨等因素影响,万泉河遭遇了特大洪水,沿线低洼地区受灾严重。面对这场大考,琼海全社会总动员全面布防。采访中,我见到了许许多多冲锋在防汛抗洪一线的普通人。

  10月29日晚,位于万泉河沿岸的龙江镇蒙养村也没能幸免。当晚,部分不愿提前转移的群众仍留在家中,将他们转移成为了蒙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德亮最紧要的任务。

  让周德亮想不到的是,河水上涨,还没将群众完全转移,大水便阻断了出村的所有道路,他只能看着水情带领群众转移到高处。眼看雨越下越大,留在村里并不安全,他当即决定:徒步带领群众转移!

  凌晨4时,周德亮和村里几位党员干部手持铁锹,脚踩雨靴,头戴照明灯,深一脚浅一脚地劈开山路带领群众前进。走了将近3小时,早上7时许,他们终于带着群众离开了村里。

  周德亮平静地叙述着当晚的情景。我问他:“当时会不会害怕?”他却笑了笑,“但如果再选择一次,我依旧会挺身而出。”

  在采访许多受灾群众的过程中,他们有的腼腆、有的严肃,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洪水冲不垮信心,大家都在忙着恢复生产生活。

  雨过天晴、洪水退去,越来越多的转移群众返回家园,清理泥泞和水渍。走在琼海街头,一场大扫除在全市上演。

  夜晚,漫步在琼海市区,市民又三三两两坐在自家门口闲聊,生活仿佛又恢复了以往。

  这几天,我被一个个故事与画面所感动。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但是,正是这份渺小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团结与互助。我想,把这份团结和互助向更多人传递,或许,这就是记者的意义。

  (本报嘉积11月7日电)

  扎根泥土,大山深处挖“富矿”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又到一年记者节,又是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今年记者节,我在三亚。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进入倒计时,我将用镜头聚焦这场盛会。

  几天前,琼海强降雨天气导致多个村庄被淹,我蹚入积水中拍摄艰难的救援过程。随着救援人员的灯光在夜色中消失又出现,一艘艘橡皮艇将受困群众转移出来。这些救援人员中,除了从四面八方支援的消防队员,还有住在周边的群众。当我问及这些热心群众的姓名时,他们都笑着摇头,不愿透露名字,让我愈发觉得“洪水无情,但人间有爱”。

  从事新闻行业已有6年,我的汽车以每年行驶3万公里的里程在不断增长。从上一个地方赶往下一个地方,在追逐新闻的路上,我收获了很多感动。既有翻山越岭听到海南长臂猿清晨引吭高歌时的欢欣,也有大山里的村民生态搬迁入住新家贴春联时的喜悦。

  对于摄影记者而言,拍摄现场,首先得到达现场。不停地赶路,再赶路。这看起来很累,我却享受其中。因为路的前方,有很多新奇的东西等着我去发现和传播。即便是已经去过无数次的五指山市水满乡,我还想去,曾有媒体同行笑称我是“驻水满乡记者”。

  我大概是来水满乡次数最多的记者。大山之中的水满乡,是一座“新闻富矿”,我几乎每个月都会来这里挖一挖。这里有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热带雨林,有极具特色的黎族苗族文化,有获得“零碳乡村认证证书”的毛纳村……

  在路上,作为摄影记者的我,“脚力”和“眼力”得到了锻炼。但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跟上时代的步伐,我还要提升自己的“脑力”和“笔力”,才能更出色地完成新闻工作。(本报三亚11月7日电)

  保持热爱,现场有无限精彩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

  “新闻是历史的第一份草稿。”入行8年,犹记得优秀的新闻前辈告诉我,要以一件件好作品担起新闻的历史使命。

  作为一名交通口记者,今年以来,在多个交通重大建设项目现场,我切实感受到海南自贸港发展的热度。在环岛高速公路上,我走进一个个正在改造的高速互通工程,这里有日夜攻坚克难的坚守,有攻破“拦路虎”的欣然,也有工地食堂热乎饭菜的温情;在海南最长的隧道——鹦哥岭隧道、海南第一条双向八车道高速——洋浦疏港高速等项目,我进工地、看机械、访工人、探场站,和项目部面对面深度访谈,采写一线鲜活故事。

  今年9月,超强台风“摩羯”登陆海南前,我提前赶到东线高速定安管护站。台风登陆后,我跟随养护工人一起,连夜上路清障保通。即使交通遭遇重创,海南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人们坚持通宵清障,冒着风雨,24小时轮班向前推进,只为以最快速度打通高速,打通灾后重建的大动脉。

  为了第一时间呈现,我一路以手机为“笔”,记录清障的艰辛、齐心为救护车开道的温暖、工人们累并执着的坚守付出……风雨中,在强大后方的支持下,一个个现场视频发出,记录为重建家园尽力的动人瞬间。

  采访中,由于风力太大,我的眼镜被大风刮走,遍寻不得。对于高度近视的我来说,只能把脸紧紧贴上去,手机电脑屏幕近在“眼前”,缓缓敲打,以最大努力克服不适,全力以赴做好报道。

  因为坚守,因为热爱,我们在改变传播手段,努力“进化”,力图将全媒体融合传播做到最好。记者,新闻,总相连,心心念。热爱、奔赴,切切思,现场总有无限精彩。(本报海口11月7日讯)

  从“零”起步,勇闯媒体转型路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婧姝

  这是我职业生涯度过的第四个记者节。这一年,我给自己的关键词是“转型”,不仅从驻站记者转为编辑,还尝试做了视频号内容生产和运营。

  过去4年里,我有3年时间在基层当驻站记者。在一线,作为倾听者、记录者,我喜欢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今年1月,我接到集团通知,调回编辑中心当编辑,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作变化,我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编辑与记者工作不同的是,记者永远在现场,可以获取最鲜活的新闻,而编辑工作需要在记者成稿的基础上进行把关、修饰、雕琢,要有更高的站位与全局思维。当值班主任分配稿件,我需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裁缝”,记者的稿件是“布料”,而版面是“衣服”,如何“量体裁衣”?需要一番思考。什么样的稿件适合当头条、二条,这就是“版面意识”。

  不久,我又接过视频号“豹意思”运营的任务。坦白说,我是慌张且惶恐的。作为“零基础学员”,策划、脚本、拍摄等每个环节,我都是从“零”起步。

  从“纸”到“屏”,是思维的完全转化。过去,我总是习惯用文字语言来记录现场,可视频讲究的是镜头语言,这是我“转型”过程中要突破的最大的难点之一。记得第一次拍视频,原以为准备了充分的脚本,现场拍摄只需按照脚本执行即可,可在拍摄的过程中,仍然漏拍了关键画面。事后复盘发现,是因为我缺乏成熟的视频思维。

  在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与帮助下,我努力克服焦虑,俯下身子、沉下心,从头学起,作品呈现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在流量裹挟的当下,我也时常担心视频号的内容不够吸引人,数据不够好,但无论如何,经过这段时间的成长锻炼,总算往前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希望能保持这份勇敢与热爱,坚守媒体人的初心,永远在路上。

  (本报海口11月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