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在天津市西青区第一养老院的棋牌室内活动。新华社发
养老金融事关大家的养老“钱袋子”,是老有颐养的“硬支柱”。近日,九部门发文明确了养老金融发展的“规划图”,助力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图”指明了哪些着力点?如何更好满足养老需求、守护夕阳红?加力布局 养老金融迎发展机遇
如何满足不同阶段、不同人群的养老金融需求?怎样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支持不同人群养老金融需求、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健全金融保障体系、夯实金融服务基础、构建长效机制等五方面提出16项重点举措。
“意见明确了养老金融发展的‘规划图’和着力点。”西南财经大学中国保险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完颜瑞云说,近年来,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带动银发经济快速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金融需求。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的养老金融,正逐渐成为金融机构新的业务增长点。
工行组建养老金融部,明确推动养老金融发展的行动方案;农行推出“农银养老”服务品牌,组建银发客群专属服务团队;中行成立养老金融中心,全面布局养老金金融、养老个人金融、养老产业金融等领域;建行成立养老金融领导小组,打造“住房租赁+养老”的特色发展道路……面对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着手布局,组建专门机构,制定明确目标。
“我国养老金融已经进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养老金融大发展正当其时,潜力巨大、空间广阔。”平安养老险董事长甘为民说。
紧扣需求 金融支持养老产业方向更明确
在金融助力下,养老产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夕阳事业”正快速崛起为“朝阳产业”。
有机构测算,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左右。此次意见紧扣老年人的需求,金融支持银发经济的方向得到进一步明确——
一些城里的老年人喜欢“下乡养老”,享受田园乐趣。意见提出支持乡村旅居式养老服务,从而让更多乡村接住“银发流量”。一些老人腿脚不太灵活,需要对其生活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意见明确加大对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智能助老设备设计研发等信贷支持。
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多地加快布局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意见鼓励金融机构为银发经济产业园区企业提供融资融智服务……
除了信贷等间接融资,意见提出加大银发经济直接融资支持力度,拓展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兴业研究公司金融业研究部高级研究员唐澄澄说,意见为金融机构在直接融资以及间接融资领域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养老产业相关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带来机遇。
补齐短板 构建养老金融发展长效机制
根据意见,到2028年,我国养老金融体系基本建立。面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养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在产品研发创新、养老财务规划、投顾能力等方面,仍有不少短板要补。
自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这意味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迈出重要一步,也使得金融机构加紧推进个人养老金相关金融产品扩容工作。
“个人养老金在全国推开之后,金融机构迎来政策机遇期。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正发挥各自专长,创新产品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深层次需求。”兴业银行上海分行零售金融部副总经理孙黎斌说。
在构建养老金融发展长效机制方面,此次意见提出一系列举措:运用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养老领域信贷投放,加强对相关产品的监管,落实好养老金融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需要庞大的数据基础,准确反映金融支持情况,监测养老金融政策效果评估。”完颜瑞云说,目前相关部门正建立养老金融工作落实机制,加强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有助于进一步解决银发经济融资的痛点难点,加速推动养老金融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任军 吴雨 桑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