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者王鑫一: 爱环保“趣”赶海 2023年12月25日  

王鑫一(左二)在跟渔民做调研。

  ■ 海南日报记者 刘梦晓

  我最爱海南的绿水青山图,在这里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有收获感、幸福感。

  碧波荡漾的海水浩浩汤汤来到眼前,带来一股子咸腥味儿;红树的根紧紧地扎进海水中,被滩涂滋养得枝繁叶茂;中华鲎、滩涂鱼、螃蟹等红树林中的“常住民”,时时探出身影,为海域增添乐趣;而在红树林的树梢,成千上万只飞鸟停驻,白色的羽毛似是点缀这片绿意的颗颗珍珠——这是海口市美兰区北港村的冬日一景。

  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海南智渔)项目总监王鑫一来到海南后,最爱这一幅幅美丽的绿水青山图。

  王鑫一和海南结缘于2022年,曾在北京从事了五年的生态环境保护公益工作的她,刚来海南,就找到了“组织”:海南智渔,这是一家扎根于海南本土的社会组织。

  “我在北京关注环境保护法治议题,能够看到近年来随着‘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的提出和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省市和地方政府开始进行生态环境制度创新。”王鑫一说,海南的吸引力无限,不仅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更有建设海南自贸港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一系列制度优势。这些优势条件,对于一名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海南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经常走进乡村、走近湖海,在和海南的绿水青山打交道的同时,还要和这里居住的人民产生往来。

  以北港村为例,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海南智渔开展相关生态研究工作的天然富矿。然而近几年随着赶海等活动的热潮,不科学的赶海方式也给村里的海滩带来影响。

  海南智渔的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些问题,主动来到村里,开展系列的保护工作,王鑫一也在其中。王鑫一说,在海南智渔工作的最大优势在于,有很多机会与基层工作人员合作交流,“而本地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也愿意和我们交流分享,主动寻求我们的帮助。”

  近几年,美兰区把北港村的发展列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依托项目建设,村庄展现出新的风貌。海南智渔也在岛上开展了以自然观察为主的生态赶海和净滩、鸟类调查、亲子观鸟等活动,希望通过主动介入,增强市民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一系列生态科普互动活动寓教于乐,广受欢迎。

  尽管来到海南只有一年多,但王鑫一也有很大的收获。“我发现自己在理解环境问题时有了更加多元的视角。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如果环境保护脱离社会背景那我们的工作或许难以取得成效,而通常解决一类环境问题,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才可标本兼治。”她说。

  行走在海南的绿水青山中,王鑫一有着自己的思考:“我希望海南可以充分利用自贸港建设带来的制度优势,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海南渔业‘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