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 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2024年01月08日  
  党群关系愈发密切、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社会氛围和谐向上、乡村振兴成绩亮眼……这些变化背后,是白沙黎族自治县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3年以来,白沙紧盯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的各项任务,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乡村产业活力不断迸发,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强基固本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2023年以来,白沙坚持高位推动,完善“三级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领导机制,开出重点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补短板清单“三张清单”,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健全“乡(镇)党委—村(社区、居)党组织—网格(自然村小组)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用好“支部+”融合治理模式,完善穿透式基层组织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在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专项行动中,白沙组建县级工作专班,建立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完成15个攻关村各项任务目标,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新发展。

  在推进村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白沙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三雁工程”——创新打造“振兴讲堂”“乡村夜话”等特色宣讲品牌,下基层宣讲170余场次,并选派42名优秀村干部到乡镇各部门跟班锻炼,锻造“头雁”;培养一批“土秀才”“田专家”,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达4291人,打造“雁阵”;建立筛选、培训、帮带、试岗、考核“五位一体”长效机制,储备后备干部594名,培育“雏雁”。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白沙探索运用“四治四提升”模式,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5个;创新设置红蓝绿三色党建调度清单,并完成66个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并新建9个党群服务中心;扎实开展书记“承诺践诺”活动,实现100%回应群众诉求;印发《白沙黎族自治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励奖励实施意见(试行)》,激励村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

  链式赋能

  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

  1月初,白沙青松乡打松村茂密的橡胶林中,一朵朵虎奶菇破土而出,一簇簇益智长势喜人。近年来,青松乡创新“党建+”产业模式,引领林下经济发展方向明、力量强、步子稳——

  发挥组织力量,创立“林下经济”党建联盟,青松乡与白沙立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党建共建,打造7700亩菌菇产业基地;树立先锋旗帜,设置党员先锋岗或党员服务岗,从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优秀力量中发展党员;聚焦人才培养,培养一批“菌师傅”乡村人才;落实联农带农机制,增加农户林下地租收入239.8万元,吸纳固定就业岗位61人和临时用工6.8万多人次,发放务工费约850万元。

  青松乡的发展模式并非个例。2023年9月以来,白沙采取党员示范带头种、支部联动农户种等形式,大力推广橡胶林下“宽窄行”全周期种植模式,打造了林药、林果、林花、林油等特色产业超14万亩。

  实践证明,产业链是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产业链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日前,白沙专门印发《关于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五个一批”工程实施方案》,在拓宽“两山”转化、特色种养、农旅融合、村企结对、服务创收等方面攻坚破题,加速构建具有白沙特色的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培育壮大青松山兰稻、邦溪葡萄等“土特产”,打造国内最大的文心兰种植基地,山兰稻作文化上榜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油茶种植面积大幅提升……

  2023年1月至11月,全县7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53.47万元,其中71个村超过10万元,4个村超过100万元,历史性实现“50万村、100万村”零的突破,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擦亮名片

  构建党建品牌矩阵促发展

  2023年以来,白沙印发了《关于创建“白沙耀初心”自贸港党建品牌矩阵三年行动(2023—2025年)》,持续深化党建品牌体系建设,打造了“链上党建”“红色网格·微光成矩”“红蓝联建·共筑平安”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基层党建品牌,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白沙荣邦乡党委打造垦地融合“链上党建”品牌,与海南农垦龙江农场公司、荣邦乡苗木行业协会共同携手,聚焦“链上新农、科技兴农、品牌富农”,建成海南西部规模较大的“苗木超市”,目前带动周边垦区农户销售苗木达3000万元;为发扬基层善治之美,白沙打造“红色网格·微光成矩”治理品牌,建立“红黄绿”三色服务体系,将主城区群众分为“绿色放心户”“黄色关心户”“红色连心户”,建立矛盾调解、爱心护学、为民服务三支党员先锋队,落实网格化管理。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持续推进,一批“村”字号基层治理品牌脱颖而出。白沙七坊镇长龙村打造的“红蓝联建·共筑平安”党建共建创新项目,入选第一批海南省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实验主题。此外,该县开展“村里的家长里短”服务活动,组织各村群众在党群服务中心等地倾诉自己的烦心事、揪心事;党员干部则对村民的问题与诉求进行记录和解答,把群众的“需求清单”作为干部的“履职清单”,做到简单问题现场办、复杂问题认领办、重大事项联合办,活动开展以来,共解决村民在民生、工程、产业等方面问题10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