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尤其是商务人士,在交际中时常分发名片,古人也有类似名片的东西,只是在不同朝代,叫法不同而已。
在纸张普及之前,古人在木片上刻刺姓名,以拜谒和刺探对方意见,称之为谒、刺等。名谒较为郑重,多用于下级拜谒上级,材质为宽大的木板;名刺较为随意,多用于亲友和同僚之间,材质多为狭长的木简。纸张普及之后,古人开始用红纸或白纸书写姓名、官衔名等信息,有的以绳连结,也有单片使用的,被称为贴、状、纸等。直到清代,“名片”的称呼才正式出现。
古人在“名片”制作上颇为讲究。比如,有人为了凸显自己的高贵身份,或者攀附权贵,会选用名贵材质,有用大张金纸的,有用红绫的,有用织锦的,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据记载,明代有个姓茅的官员,每次去拜谒严嵩,名帖都要选用红绫,再用赤金丝在上面绣字;张居正权势鼎盛时,一些谄媚之徒去拜访他,呈上的名帖是织锦的,以大红绒为字,再用金线绣蟠龙装点,可谓奢靡至极。
久而久之,奢华“名片”就成了拜谒权贵的“入场券”。只是,这样做也有风险,若有朝一日权贵倒台,那些送过华贵“名片”的人也势必受到牵连。为了规避政治风险,一些聪明人便给自己留了一手。
据《清稗类钞》记载,有位地方官迫于和珅权势,不得不制作高档名帖前去拜访,但他并不在“纸”上做文章,而是以值钱的珍珠成字,这样,贪心的门卫就把珍珠都抠下来收入自己的腰包,名帖中的敏感字眼也随之被损毁了。和珅倒台后,许多给他送过名帖的人都受了牵连,唯独这位地方官安然无恙。
古人使用起“名片”来很严肃也很正式,一旦发出和接受,便意味着双方都不能随意取消会面,而且,一片一用,还要根据拜访人和被拜访人身份、地位、关系等的具体情况,随时改变“名片”的样式。官小的,要使用较大的“名片”,表示谦恭;官大的,要使用较小的“名片”,以示地位;若是呈给上司或长辈,为表尊敬,名字要尽可能写得大一些……
名片是我国古人的一项社交媒介,今天,随着制作成本的降低、电子名片的普及,名片分发的面越来越广,可收获朋友或者合作伙伴的成功率却并没有显著提高,甚至有时候还会招致反感。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与古人相比,我们使用起名片来,少了些郑重、严肃,缺了些真诚和针对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