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三亚学校开设“问天”等特色课程 一睹神秘的太阳黑子 2024年07月02日  

  学生们制作水下机器人。

  本文配图由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杰 摄

  学生们研究水火箭制作。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杰

  “看到那几个分布不均匀的黑点了吗?那就是太阳黑子。”“看到了,看到了!”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亚学校(以下简称人大附中三亚学校)的天文实验室里,该校教师高裕带领几名学生通过天文望远镜观看太阳黑子的活动情况。看到遥远的太阳黑子后,学生们欢呼起来,眼中满是惊喜。

  近年来,人大附中三亚学校开设“问天”“探海”两大类特色课程,在学生们心中埋下一颗热爱科技的种子。其中,“问天”特色课程主要包括天文现象观测、“太空农场”、水火箭制作等内容,“探海”特色课程主要包括水下机器人制作、海洋生物有效成分提取等内容。

  “我们在天文实验室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系,比如猎户座星云、土星环等,感觉浩瀚宇宙很神奇。”人大附中三亚学校初二学生袁一菲说。她希望长大后可以从事与航天相关的工作,去太空“走一回”。

  “‘问天’‘探海’两类课程都是跨学科课程,需要多个学科教师一起参与教学,让学生们学习课本上接触不到的新知识,感受新体验。”人大附中三亚学校教师王平告诉记者,该校希望学生能进一步拓宽视野,将目光望向更远的天空和更深的海洋。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人大附中三亚学校目前已开设激光切割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天文实验室、深海实验室等,构建了贯穿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问天”“探海”进阶式教学体系。

  王平介绍,例如,在机器人的搭建上,小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和搭建塑料结构机器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生开始学习金属结构机器人的搭建,探究电机构成原理,学会组装零部件等;高中生主要聚焦三维建模,学会用3D打印技术把自己构建的机器人等作品打印出来。

  同时,该校还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全国性赛事,与其他学校学生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今年6月,该校组织24支队伍49名学生参加2024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海南选拔赛,6支队伍13名学生荣获一等奖,接下来将代表海南参加国赛。今年7月,该校3名学生将代表海南参加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

  特色课程教学,不仅让学生大有收获,也让老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校园科技创新氛围浓郁。今年,在“问天”“探海”两大类特色课程的基础上,该校还增设了“巡路”课程,主要聚焦新能源、环保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太阳能板、零碳建筑模型等。

  “这些特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世界视野’,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培养充满创意、敢于创新的接班人。”该校教务处副主任高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