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梦晓 通讯员 黄国畅
5月3日,文昌航天发射场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嫦娥六号傲然矗立,静待时机直入云霄。
16时许,突如其来的大雨,阻挡不了嫦娥六号奔月一往无前的步伐。
嫦娥六号是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一次重要任务,任务计划前往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等工作,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实现众多科学目标。
纵览人类探月的历程,迄今为止共对月球进行了10次采样返回,这10次采样均位于月球的正面。科学家认为,月球背面整体上相对于月球正面更为古老,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因此,嫦娥六号计划对月球背面样品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月壤的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以获得更新的月球科学数据。
“各号注意,30分钟准备!”
临近17时,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测发大厅里,伴随着01指挥员廖国瑞洪亮的口令,发射场各系统各平台立即紧张起来。紧紧铆在各系统岗位的科技人员正紧盯屏幕上的条条数据,各项指令有条不紊。
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回顾过往,从2004年工程立项至今,中国探月工程已经走过了20年。此前,我国已圆满完成了“绕、落、回”三步走目标。如今正在开展的探月四期工程包含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目标是在南极初步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各号注意,15分钟准备!”临近窗口期,随着廖国瑞口令响起,发射塔下最后一批塔勤工作者全部撤离。
“各号注意,1分钟准备!”17时26分,廖国瑞再次响起——
人们屏住呼吸,严阵以待即将到来的历史时刻。为了这一刻,文昌航天发射场所有科技工作者,自嫦娥六号入场以来,顶住高密度任务压力,承压奋战、连续奋战、坚守奋战,严把质量关口,一次一次操作保精准,一个一个节点保顺利,确保发射任务万无一失。
“5、4、3、2、1,点火!”17时27分,廖国瑞点火指令一经发出,发射塔架处的烈焰随即喷薄而出,撼天动地的轰鸣声响彻海天,长征五号火箭托举着嫦娥六号腾空而起,长长的尾焰犹如嫦娥美丽的裙摆,翩翩起舞奔赴遥远的月球。
座无虚席的观礼台上,人山人海的淇水湾畔,前来欢送“嫦娥”的人们,顿时沸腾起来。人们手挥国旗,高声欢呼,呐喊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很荣幸见证这样一场伟大的发射。”北京游客许卫林难掩内心激动,看着暴雨中远去的尾焰,脸上的雨水与泪水,已然难以分清。
根据计划,后续嫦娥六号将经过长途跋涉抵达“月宫”,在月球背面工作后携带月壤踏上归程。
嫦娥六号,祖国等你凯旋!
(本报文城5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