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琬茜
每年高考,语文作文题都备受社会关注。6月7日,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来自海南中学、海南华侨中学、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的多位语文老师,邀请他们对今年我省高考语文作文题进行分析点评。
老师们普遍认为,今年高考作文题关联该试卷现代文阅读I,以“太空之旅”一词照应材料一,展现出人类的月球探索历程,并延伸到个人成长启示和引导,将科技精神与人文教育相连接,更具时代性、人文性和启发性。
“该作文材料紧密联系社会,表述通俗易懂,指向性明确,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对未来的期待等内容作答,选择余地和发挥空间相对较大。”海南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兼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陈星萍分析道。
考生们拿到作文题后,应该如何审题立意?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马微微认为,材料中提及的“抵达未知之境”,突出了不惧失败、不断尝试、放眼未来的品质。考生立意作文,不能止步于对“航天精神”的讴歌,而要回到“我们每个人”这一语境,使“抵达未知之境”的太空之旅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之间构成一种新的观照维度。考生可从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新的人生起点的憧憬与期盼等角度展开联想与思考,也可从日常学习生活的成长进步切入,写出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探究精神”,并思考青年“抵达未知之境”的具体途径。
“‘未知’一词具有思辨色彩,既可指满怀憧憬,也意味着不确定性,注重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考生可以由此生发深邃的议论,体现思维的广度与深度。”马微微说。
海南华侨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徐永清表示,第一个现象材料建立起人类与未知太空的关系,要把探索太空的现象解读清楚,再把脉到人类太空之旅的科学精神。第二个材料中,以“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为提示,考生需要将写作点凝聚到人类对“未知之境”的追求上。
“太空探索的现象事例只是作文立意的引子,考生作答时要聚焦在人的身上,真正核心和难点是人与未知之境的关系,材料的定性是‘不断抵达’的过程。”徐永清说。
(本报海口6月7日讯)
海南高考作文题目(新课标I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