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黎鹏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是做好政协工作的源头活水。
过去一年,省政协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团结引领广大政协委员忠实履行使命职责,持续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委员对政协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断增强,参政议政热情持续高涨,积极投身到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在各条战线展现了新时代委员风采。
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深化界别群众联系工作
省两会的脚步愈来愈近,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王兰近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她还抽出时间与所联系的界别群众沟通交流,围绕提交给省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的提案征求意见建议,并收集行业内相关社情民意。
“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依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站,深入一线加强调查研究,增强同界别群众的联系,聚焦做好‘三农’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助力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王兰说。
过去一年,来自工商联界别的省政协委员伍苏国的数条社情民意,都得到了妥善的回复,这让他备受鼓舞。
“政协委员就是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把工商联界别企业人士凝聚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合力,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他说。
去年以来,省政协聚焦突出界别特色,持续优化工作站设置,增设17个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站;探索建立省市(县)区政协委员“共驻站、共联系机制”,着力画大“同心圆”,把更多界别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召开省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座谈会,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持续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省政协各专委会积极引导委员依托工作站深入界别履职,为委员更好履职搭建平台——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推动30名入站委员常态化联系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行业团体、民主党派等界别群众150人,让界别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引导多位委员通过工作站下到基层、走近群众,带领界别群众撰写多篇调研报告、社情民意、提案,比如省政协委员谢屏东组织其所联系的界别群众在调研后,撰写社情民意《关于加快海南旅游公路建设骑行道的建议》。
突出专业特色优势
推动委员投身为民服务
省政协委员谢飞20年来一直致力于海南体育的史料搜集和文物保护,收藏了一大批珍贵的省内各项赛事藏品。
一年来,谢飞多次组织参与体育文化进校园公益活动。“希望通过开展此类活动,让更多在校学生能够感受体育的魅力,从体育精神中汲取力量,激发对体育文化的兴趣。”谢飞说。
去年7月,省政协持续组织开展企业家委员市县行活动,30余名企业家委员齐聚万宁市,走访考察产业园、与当地政企负责人座谈交流,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助力赋能。
这是省政协委员扎实开展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过去一年,省政协充分发挥各专委会基础性作用,组织委员立足岗位、发挥专长,结合各自领域扎实开展内容丰富的为民服务。
在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指导下,省政协委员阮云泽聚焦困扰农业发展的“三个脱节”问题,牵头建设科技小院,创新更加适用于企业生产需求的技术,打通科技成果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去年以来,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委员利用自身资源,累计开展各类“服务为民”活动70余场,比如省政协委员李君、王雁磊、李增贤等人组织律所力量,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开展法律知识宣讲等活动。
“新的一年,省政协将继续引导委员充分发挥知识、专业、能力、资源等优势,精心组织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服务,广泛凝聚共识、助力改革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省政协有关负责人表示。
切实提升履职能力
激励委员积极担当作为
思想上坚定,行动才能有力。
去年以来,省政协先后举办2期各级政协领导干部培训班、2期市(县)区政协委员能力提升暨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培训班,约190名政协机关领导干部、600名委员参训。
“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既安排权威性解读,又涵盖联系界别群众的技能和知识传授,以及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要素讲解。”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培训在着重培养委员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的同时,还开展了纪法教育,引导委员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有效提升了大家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了助力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人民政协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言献策,离不开政协委员队伍建设。去年以来,省政协修订委员履职考核办法,赋予各专委会收集、记录、评价委员履职情况的职责,优化专委会对委员的服务管理。
比如,为进一步激发委员参与政协工作的主动性,省政协经济委员会组建委员学习小组、履职小组,安排有能力有积极性的委员牵头担任组长,动员全体委员参与年度协商议题调研工作。
下一步,省政协将继续做好委员学习、培训、考核工作,提升委员履职能力,引导委员厚植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情怀,着力建设“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委员队伍。
(本报海口1月10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