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证券导报 |‌法治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2月25日 星期二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过年红包开启孩子财商课——
压岁钱存出“钞”能力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

  日前,三亚市解放路一小区里传出争执声。14岁的三亚中学生阳阳想用2000元压岁钱买一台游戏机,但是母亲王女士坚决反对:“必须存银行!”这场“拉锯战”持续了3天,最终以“存1500元,500元买书,暂缓买游戏机”的折中方案收场。

  近年来,关于压岁钱的使用,许多家长和孩子频发争执。如何引导孩子以压岁钱为载体培养财商?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压岁钱使用“博弈”多

  今年春节,10岁的海口小学生彤彤(化名)收到近6000元红包。她计划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玩,再购买一些漂亮的衣服和饰品。

  “但是妈妈不愿意,她想让我用压岁钱来报课外兴趣班。”彤彤说,她觉得妈妈不理解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母女俩为此争论了好几次,谁也说服不了谁。

  彤彤妈妈表示,她并不是要剥夺孩子使用压岁钱的权利,而是希望她能学会合理规划,培养储蓄意识。

  “孩子花压岁钱大手大脚”“担心孩子有钱了就乱花”……记者采访发现,许多家长不认同孩子的消费方式,担心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盲目消费。

  针对压岁钱的使用,也有一些家庭通过“协商制”引导孩子制订压岁钱使用计划,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和责任感。

  在陵水务工的陈芳告诉记者,孩子拿到压岁钱后可以自主管理。“近期,我们家组织了一次自驾游,邀请孩子共同讨论此行的大致开销,由孩子决定是否使用自己的压岁钱。”陈芳说,旅行结束后,他们建议孩子可以储存一些旅行基金,为下一次旅行做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财商

  “家长和孩子关于压岁钱的冲突,看似经济行为上的分歧,其实反映了家长的教育理念与孩子自我意识发展之间的矛盾。”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李乾锋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孩子的压岁钱也水涨船高,家长在引导孩子管理压岁钱上面临着更多挑战。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电子红包的兴起,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在网上进行大额消费或冲动消费。这些新的因素也容易导致家长和孩子对于压岁钱的使用方式产生新的矛盾。

  海南华侨中学教师杨本科对此也深有同感。在他看来,不正确使用电子支付,会助长部分学生盲目消费的不良风气。在电子支付流行的背景下,孩子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理性花钱。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财商呢?李乾锋建议,首先,建立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协商压岁钱的使用方案,例如将压岁钱分成几部分,分别用于储蓄、教育投资和自主使用等。其次,家长可以赋予孩子一定自主权,鼓励其自主决策,在实际的消费体验中培养正确的消费观。

  李乾锋提醒,家长只有增进与孩子的沟通,才能让家庭教育起到积极的效果,达到双重目的:既帮助孩子在日常消费中培养理性消费观,又能促进亲子关系健康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深读·海南
   第005版:中国新闻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世界新闻
   第008版:教育周刊
走出深闺的“无字黎医”
鼓励高校聘请行业专家任兼职教师
枝上残花吹尽也 与君更向江头觅
压岁钱存出“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