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1版
建设露营基地,经营农家乐。“我们主打特色小众和多元化消费,受到周边游客青睐。”该农场负责人吴全忠说。
共识:生态优先 以“绿”生金
为何琼中能短时间内涌现一批生态农场?
“这是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琼中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冯尔勇负责近两年的省级生态农场申报工作,他告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经调研发现,琼中有大量经营主体坚持生态种植、养殖,申报生态农场的主体基数大、基础好。”
在琼中,以“绿”生金已成为农业主体共识。海南丰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琼中红毛镇,该公司创始人龙坤的父亲是初代琼中绿橙种植户,他继承父亲生态种植的理念,向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转型。“我从小跟着父亲来琼中种绿橙,多年实践证明,维护好生态,才能得到好产品,守住‘金饭碗’。”龙坤说。
何小军还高薪聘请两名博士人才,负责生物有机菌种厂有机肥生产,并对各种植基地开展生物防治,实现低碳发展。他说:“我们专程来生态环境优质的地方搞农业,就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到最大。”
好的生态农场还要求产业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清晰,循环链条顺畅。近年来,琼中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发展“雨林+N”特色产业,谋划“红色黎母咖香橙韵”项目等,将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在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琼中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入股的方式,带动周边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凸显社会综合效益。
入选2023年省级生态农场的海南翔尔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红色黎母咖香橙韵”项目建设中,负责推动热带柑橘无病毒良种苗木示范场和柑橘示范产业园等子项目落地,建成产学研一体化热带柑橘产业体系。
琼中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打造“琼中好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突出琼中农产品淳美、纯净、缤纷多样的特性,带动农产品的市场价值整体提升,推动产业链条优化升级,成为当地经营主体评选生态农场的亮点与优势。
趋势:绿色发展 提质升级
借助生态农场建设热潮,琼中正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走进位于琼中湾岭镇的海南农垦标准化智慧茶园,高挂着的摄像头、匀速旋转的气象设备和虫情监测系统等“新鲜”设备引人注目。在琼中县政府的支持下,海南农垦乌石白马岭茶业有限公司打造了涵盖茶园可视化、环境智能监测、产品溯源等功能的5G智慧茶园管理系统,探索打造有机茶园经验。
位于琼中营根镇加钗村毛道岭的五脚猪养殖场,一半场地养殖能繁母猪,另一半种植供五脚猪食用的青料,并将生猪排放的废弃物直接用于青料种植,在循环中达到最大利用效果。负责人韦秀芳打造标准化养殖厂房,自成一个可循环的生态系统,为五脚猪的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确保了五脚猪种群的健康和稳定。
在琼中黎母山镇握岱村、南利村,村集体着力发展林下菌菇、粽叶种植等生态友好型林下经济,以绿色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目前,已有一批企业具备生态农场申报资质,我们正在帮助企业完善评选材料。”冯尔勇说,另一方面,农业农村局将在项目谋划上下功夫,同时联合其他职能部门落实对生态农场的监管,推动生态农业提质升级。
(本报营根2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