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证券导报 |‌法治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2月26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以传统美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姚楠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手相连,共同团结奋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中,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既凸显于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传统美德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联系

  中华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以及对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责任担当。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有显著表现。

  史前时期,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雏形初现。先秦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迎来孕育阶段,“天下一家”逐渐成为各族普遍接受的观念。秦朝时期,非常重视规范社会风俗,推动“行同伦”。西汉时期,也试图通过齐整风俗实现国家整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巩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并塑造了“华夷一统”的政治传统。隋唐五代时期,隋唐王朝凝聚了周边族群对中央王朝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唐朝灭亡之后五代十国的继起,仍保持隋唐以来各民族融合的基调。辽宋夏金时期,各个政权共称“中国”,以人口迁徙、族际通婚、礼俗互鉴等方式,推动族群交融。元朝时期,尊孔子、行汉法,以空前的大一统融合了各个族群、宗教与文化。明朝时期,中国呈现出政治大一统、农商经济大繁荣、社会族群大交融、思想文化大交流的大好局面。清朝时期,积极巩固统一疆域、强化中央集权、完善治边政策、推广儒家文化,大一统王朝的局面更加坚实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同缔造了新中国,之后造就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进步的转折与升华。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了各民族繁荣发展。

  通过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梳理,可以发现传统美德凸显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道德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美德基础

  以强烈的爱国情怀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自古以来,公忠爱国的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特质之一。“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表明对爱国之人的推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了对国家利益的坚定维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了青史留名的豪情壮志。传承弘扬公忠爱国的传统美德,可以激发各民族的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民族团结与和谐。

  以共同的目标追求凝聚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合力。中华民族共同的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以和合共生、以人为本、守望相助、团结友善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能够更大程度凝聚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高尚的道德修养铸牢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之基。道德修养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基石,更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自觉而高尚的道德修养不仅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也能增强各民族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形成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美德实践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推动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到同心同德的强大凝聚力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加大传承弘扬传统美德的力度。全面、深入挖掘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合理阐发其时代价值,提升各民族思想道德修养、激发各民族国家意识和团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促进各民族美德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传统美德由各民族美德汇流而成。通过开展传统节日庆祝、各民族美德故事宣讲、多元文化节目、学术研究与交流等活动,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美德交往交流交融,强化文化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

  优化传统美德教育方法。将传统美德教育融入青少年日常课程教学之中,依托VR、AR等现代技术,创建互动性的体验场景,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发挥民族团结先进模范的引领作用,引导各族群众向榜样学习,崇尚美德、践行美德。

  发挥传统美德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建设等措施,帮助形成热爱祖国、文化认同、团结互助、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理论周刊 新论
   第006版:理论周刊 纵横
   第007版:中国新闻
   第008版:世界新闻
从琼崖革命文化中 汲取建设自贸港的奋进之力
以传统美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高度文化自觉自信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