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佳琪
展台上,耐盐碱水稻、杂交蓖麻等种子如宝石般陈列;展区里,玉米、辣椒、蜜瓜等特色农作物吸引人们围观品尝;数字大屏上,智慧育种成果一一展现……
3月20日,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室内展览与大会一同拉开帷幕,约5000平方米的室内展览中,40多家企业、单位纷纷拿出看家品种与新鲜科技惊艳亮相。
走进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展位区,眼前形似“迷你冰箱”的白色家伙吸引了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注意。“这是公司研发的智慧种质休眠舱,相当于储藏农作物种子的‘智能冰箱’。”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品牌经理丁文家介绍。
屏幕上,舱内温度、湿度、仓库利用率、种植数量悉数显现。指尖轻点,选取样本,自动化存取设备运转自如,片刻间,种质样本就出现在眼前。
“传统的种质资源库主要由人工存取种子,建设时需要预留人员通道,空间利用率低。此外,人工操作费时费力,误操作率高。”丁文家表示,智慧种质休眠舱采取自动化操作的形式,不仅空间利用率高,而且种子存取准确高效,还能实现智能化、信息化存储,与其他设备实现互联。
“人在家中坐,橡胶自动割。”在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海南海胶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俊国在手机上打开操作页面,轻轻一点,眼前的自动智能割胶机就开始工作,天然乳胶随着机器的划痕慢慢流进割胶碗里。
“我们的第四代智能割胶机采用了螺旋式的轨道,能够稳定适应绝大部分树形,割胶工艺能够达到一级胶工的水平。”王俊国告诉记者,目前自动智能割胶机已经在海南琼中、白沙、澄迈、儋州等地使用,在云南等省份也有应用。
各个企业的新鲜科技各显神通的同时,现场的特色品种也让嘉宾们眼前一亮。
“一口下去,既有甜粒,又有糯粒,口感又甜又糯!”在深圳农科玉种业有限公司的展位,该公司销售经理陈法营向嘉宾们介绍公司的王牌玉米“农科糯336”,并现场蒸玉米,让展位瞬间变成“美食摊位”,收获了嘉宾们的一致好评。
在雪川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董玉合看来,展会不仅是各家企业展示“看家本领”的平台,更提供了与同行合作交流的绝佳机会。“今年我们作为唯一的马铃薯全产业链企业参加展会,收获颇丰。”董玉合说,借助大会,他对行业前沿资讯、未来育种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本报三亚3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