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证券导报 |‌法治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3月22日 星期六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海南三条创新措施加快推进“向种图强”
进境植物繁殖材料特许审批新模式落地

  本报三亚3月21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曹马志 刘杰)3月21日,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期间,省新闻办在三亚举行“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三场),深入介绍海口海关支持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安全便利引进系列创新制度举措,着力加快推进“向种图强”。

  据悉,在海关总署支持下,海口海关针对种质资源便利引进创新了三项核心政策措施,分别是进境植物繁殖材料特许审批新模式、海南自贸港进境跨关区附条件提离种苗快速通关模式、海南自贸港进境种苗有条件实施免于口岸检疫采样便利化措施,并围绕创新措施制定了配套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

  进境植物繁殖材料特许审批新模式主要内容是,企业在办理进境植物繁殖材料特许检疫审批的过程中,海关认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出具的科研立项证明。

  海南自贸港进境跨关区附条件提离种苗快速通关模式明确,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等口岸进境运往海南自贸港的种苗,经过口岸海关现场检查并已经取样送检的,不需在口岸等待实验室结果,即可提离到海南自贸港内符合监管要求的场所存放。

  海南自贸港进境种苗有条件实施免于口岸检疫采样便利化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在海南自贸港内用于种子质量检测等特定用途的种苗,从北京等多个口岸进境,经口岸海关现场检查未见异常的,不进行口岸检疫采样,可直接运至海南自贸港内符合监管要求的实验单位使用。种苗使用结束后,全部作无害化处理。

  前期,海口海关已针对这3项核心举措配套出台了“进境植物繁殖材料隔离检疫圃考核互认”“隔离检疫期间同步开展DUS测试(边隔离边科研测试)”等举措,并联合省内相关职能部门探索推进“种质资源库”便利化措施,实现了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以下简称中转基地)进境种苗从审批到口岸通关,再到后续隔离检疫各个环节的全流程绿色通道制度,全面提升了中转基地种苗引进、中转和使用效率。

  据统计,自2018年4月中转基地建设以来截至今年2月,海口海关实施便利化措施累计支持引进大豆、玉米、豌豆、向日葵、椰枣苗、罗非鱼苗、种虾、种用食蟹猴等各类优良动植物种质资源940批次、460余个品种,价值11.8亿元,有力促进了海南自贸港种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关注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
   第004版:本省新闻 关注世界水日
   第005版:专题
   第006版:专题
   第007版:中国新闻
   第008版:世界新闻
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绽放
四大亮点展现海南自贸港开放新形象
进一步发挥央企主力军作用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肖捷率队来琼调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精准有效开展政治监督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海南三条创新措施加快推进“向种图强”
海南进境飞机维修业务火热
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