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梦
每一滴水,都有价值。
在三亚,大茅水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依托田园综合体建设,不仅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还不断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村民年人均收入、村集体收入节节攀升。
在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走出一条资源节约、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发展道路,既减少水产养殖取水排污问题、有效维护养殖区域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又保障当地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在陵水,当地通过积极探索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用水缴费提高群众节水意识,缴纳水费有补贴,让农业水费取之于水、用之于水。此外,当地还组织开展沟渠清淤,让灌溉用水更畅通……
近年来,沿着“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海南治水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
去年,我省防灾减灾成效显著,成功抵御超强台风、极端强降雨及特大洪水,实现“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
重大项目突破,省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水利工程昌化江水资源配置项目开工,投资超百亿;“六水共治”完成投资230亿元,同比增长13.3%;65个水利国债项目实现资金支出率、投资完成率“双百”,居全国前列。
农村基建提质,自来水普及率达96.38%,超全国2.38个百分点;生活污水治理率80.1%,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水生态治理领先,193个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96.9%,创近十年最优水平,主要污染治理指标均大幅提升或优于国家目标要求;全省水土保持率95.35%,处全国先进水平。
改革创新破局,完成首单千万吨级跨区域用水权交易;引入社会资本20.06亿元,同比增长62%……
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久久为功,也要多措并举,打开视野和思路。新一年如何推动水务高质量发展?不久前召开的2025年全省水务工作会议“划出重点”——
要立足完善四大体系,实施三项攻坚战,推动一批工作突破。
具体来看,上述四大体系包括:加快完善我省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河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水治理体制机制法治体系。三项攻坚战包括:实施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攻坚战、实施抓项目促投资攻坚战、实施水环境治理攻坚战。
“今年,我们提出了三大攻坚战,谋划了14项任务,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这些任务,紧扣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自贸港水务发展所需,直面水务高质量发展新的‘成长烦恼’、老百姓的‘急难愁盼’、群众身边的突出水问题等必须突破的重点领域,我们要集中火力、全力推进。”省水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海口3月21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