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27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洪旭)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EAST首次实现千秒量级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等十项2025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
其中,EAST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对可控核聚变相关问题开展探索性研究。中国科学院磁约束核聚变大科学工程团队成功实现了超过1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由中船集团研究建造的“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其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攻克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以“小吨位”实现“多功能”,成功解决了大洋科学钻探、深海油气勘探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等多功能同船融合问题,最大钻深达11000米,打造全球海域无限航区的海上“实验室”。
在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中,AI赋能小米高性能合金材料研发,研发效率提升数十倍,快速找出性能环保双优的压铸新解。AI赋能儿科医生,辅助生成更精准的诊疗方案。具身大模型机器人,赋能零售业态智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