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 南国都市报 | 南海网 | 南岛晚报 | 证券导报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12年02月10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
两会热议   本报记者 丁静   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建设新崛起的力量,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建设贡献着青春和汗水。然而,作为城市“外来人口”,他们的生活显得单调、乏味,工作也常常遭遇困境。如何能让这些正值青春年少的建设者们健康成长,如何能让他们在城市获得归属感、幸福感、尊严感,引起省人大代表广泛关注。   加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   技能教育   “目前,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教育问题上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省人大代表陆琼英说,与老一代农民工注重报酬不同,新生代农民工更加重视未来的发展机会,但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难以达到自己设定的期望值。   陆琼英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存在有技术无地位的“地位上升滞后现象”。在经济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明明完成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劳动,但却基本上没有获得被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证书,难以进入管理层。   她建议,关注农民工职业技能的提升,让他们在城市中有立足之本。培训农民工,成立社区职业技术学校或农民工业余学校。加大对农民工参与培训与技能考级的补贴。在农民工培训和技能考级方面,应给予较大的财政补贴,大大降低农民工参加技能考试鉴定的费用。   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   文化生活   2011年团省委联合省总工会组织课题组,采用问卷和面访的方式对海南省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做了一次抽样调查。   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文化层次更高,生活方式接近城市青年,与外界交流以电话、网络为主,喜欢通过上网吧或手机上网获取资讯和自娱自乐。   “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其文化权益,是与保障农民工生存权益同等重要的民生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构建和我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省人大代表云惟存说,“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大力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权益,加速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疏导   目前的现状是,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心理健康少受关注。调查显示,96.8%的新生代农民工承受着较大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经济因素,占71.2%;其次为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因素。同时,大部分受访者没有心理健康意识,面临压力时常表现出强烈的无助感,甚至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偏执现象。   云惟存认为,要扶持社会各界和有关组织提供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利用传媒,消除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误解和歧视,构建平等的社会平台。减轻城市人对农民工的排斥心理。企业要关心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改善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   加强婚恋交友服务   在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在回答有关婚恋问题时说“没时间”、“不了解对方”、“很难接触到异性”、“合适的人不多”,这些都反映出了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期间由于文化生活的贫乏而无法在婚恋方面迈出步伐。   目前,我省新生代农民工婚恋交友范围狭窄,与异性接触少。未婚新生代农民工结识恋爱对象主要还是以同学、老乡、同事为主,所占比例高达59.4%。   云惟存认为,要充分利用政府部门和群众组织已有的交友品牌优势、专业力量,建立完善会员数据库。通过群众组织和青年组织集体加盟,青年个体加入会员等方式发展会员。严格审核,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此外,可以由财政部门划拨专项资金,共青团搭建青年交友信息平台。   (本报海口2月9日讯)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聚焦省两会·要闻
   第003版:聚焦省两会·要闻
   第004版:聚焦省两会·热点
   第005版:聚焦省两会·热点/聚焦省两会·综合
   第006版:聚焦省两会·综合
   第009版:中国新闻
   第010版:专 题
   第011版:财经新闻综合
   第012版:世界新闻综合
   第013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14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15版:专 题
   第016版:体育新闻综合/文娱新闻综合
打造集聚和辐射功能强的中心城市
以开放的心态破解“异地高考”难题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海南应有所作为
图片新闻
确立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对公众避灾法定指挥效力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