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纪文提出,海南要坚持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和基础推进“多规合一”,突出海南的生态优势和特色,把生态底线的要求贯穿于“多规合一”的全过程。
“全省‘多规合一’不能代替市县规划、部门规划、专项规划。”常纪文说,要科学把握好全省功能分区、产业空间布局、省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以及城镇建设和产业区块的用地、发展边界、开发规模等要素,把所有内容落实到一张蓝图、一个管控平台上,有力管控指导市县、部门规划。要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国土、环保、旅游、海洋、林业、交通、水利、产业、社会事业等部门、专项规划纳入“多规合一”,各部门要主动参与、合理布局。“多规合一”要能够最大限度地推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海南的生态功能和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生成一批项目,最大限度地推动管理服务模式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要慎重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盲目地扩大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会制约经济的发展,最终不利于守住生态红线。”常纪文指出,要推行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抓住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契合点,通过契合点大做文章,撬动整个“多规合一”的格局,实现多赢。
常纪文认为,海南省可以定位为“中国的南海明珠”,进一步国际化、高端化。“多规合一”必须以土地价值、生产总值、就业最大化为优化原则,让各部门找到“合”的契机和愿望,找到共同的红利,在生态红线、基本农田保障、城市增长边界约束因素下,开展调、管、建、优、融和分等工作;要做加法,尽量不要做减法,要盘活环境资产;要“合-分-合”,建议综合监管放在发展与改革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