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1年06月15日 星期二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方市华侨经济区王外队:
红色村庄迈向绿色发展

  ■ 本报记者 肖开刚 特约记者 方宇杰

  山地上种满了橡胶、芒果等,处处花果飘香、绿意盎然……日前,海南日报记者走进东方市华侨经济区王外队,只见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为原中共昌感县委驻地和抗日革命根据地,这里已经寻不见当年的硝烟。但军民合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事迹,仍通过村民的口口相传,保留至今。

  生于1937年的王外小学退休教师林才让说,当时中共昌感县委和琼崖抗日独立总队二支队选择把驻地放在王外,是因为这里群众基础好,全村600多人没有出过一名叛徒,“也因为有村民的帮助,从八所来犯的日军没能攻克王外这个根据地,只能派飞机来轰炸。”

  据了解,在王外站稳脚跟后,当时的中共昌感县委在王外驻地陆续建立起了兵械厂、操练场、财粮仓库、医院、缝衣社等,吸引越来越多革命队伍进驻。到1943年,这里已成为我党领导和指挥琼西南抗日战争的中心。

  “当时,山里的革命队伍没有足够的盐吃,我们村的村民就走20多公里的路,到海边挑海水回来煮盐给他们。往往挑满一缸海水,只能煮出一小碗的盐。” 林才让说,因为打仗,当时村民的生产生活都全部打乱了,但大家还是全力支持革命队伍,坚定地跟党站在一起,与侵略者们顽强斗争。

  这样“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优良传统,王外队延续至今。如今,王外队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翻开了绿色发展的新篇章。这座曾经闭塞的黎族村寨,已通上了水泥路,种上橡胶、芒果、南瓜等经济作物,一到收获季节,各地收购商云集于此,十分热闹。

  “我们村种了3000多亩芒果,1000多亩的橡胶,村民们的收入很稳定,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5000元。”王外队党支部书记林朝冲说,因为是革命老区,党和政府对王外队总是十分关注,排球场、篮球场、文化室、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早已建好。同时,村民们对党的工作也非常信任,若因道路硬化或排污管道铺设,需要拆掉一些危房或转移农作物时,村民们都全力支持。

  与此同时,村里小孩的上学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在村里读完小学后,王外队的孩子们可以全部到位于东方市城区里的东方市第二思源实验学校读初中,接受优质教育。

  “我们每周来回都有校车接送,在学校的住宿和学习都不用花钱,每月还有600元的补贴,够我们吃饭等开销,不用家人再出钱。”家在王外队的学生林慧祥,目前在东方市第二思源实验学校就读初三。他说,学校对他们非常关心,照顾也很到位,老师还会经常到村里家访。

  “我现在老了,慢慢都走不动了,希望自己能在村里建起一个纪念馆,把我们王外的红色革命历史更好地传承下去。”林才让家里还保存了不少红色文物,他说,红色革命历史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要通过建纪念馆更好地展示出来,以史鉴今,启迪后人。

  (本报八所6月14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003版:要闻
   第004版:要闻
   第005版:百年壮阔海南潮
   第006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7版:本省新闻民生
   第008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09版:中国新闻焦点
   第010版:世界新闻综合
   第011版:教育周刊
   第012版:广告
红色村庄迈向绿色发展
聚焦需求 解决“急难愁盼”
多方携手 保护红色资源
弃商从戎的“抗洪英雄”
集中“充电”践行初心使命
以法律保障自贸港发展红利扎实落地
长廊学党史 文化沁人心
领悟“小”与“大”的哲学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