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年来,海南加快推进建设创新型省份
“第一动力”塑造发展新动能
加紧建设的“深海一号”二期工程。 (资料图)

  ■ 本报记者 邱江华

  创新驱动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动力所在。今年以来,海南在创新平台能级提升、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创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年来,海南自贸港创新活力奔涌,发展日新月异。放眼南繁热土,牢牢攥紧的种业“芯片”让中国人的饭碗越端越稳;逐梦深蓝海洋,稳稳矗立的“大国重器”创下天然气产量同期历史新高;探索星辰大海,划破长空的支支“星箭”不断刻下中国航天的新坐标……“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科技创新生态”新的号角吹响,科技创新永不止步,海南正加强科技资源统筹、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努力把海南自贸港打造成集聚全球要素资源、充满创新创业活力的热土。

  时值年末,琼州大地看创新,处处活力涌动——

  陵水海域,“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压力最高的开发井——A12井钻井作业日前完成,刷新国内深水开发井压力等级纪录;

  崖州湾畔,先正达集团中国“南繁硅谷”产业集群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围绕科研创新、产业生态和行业赋能等方面发挥优势,融通带动种业产业链协同发展;

  澄迈老城,全国首个深海油气应急救援基地项目——国家海上油气应急救援海南基地正式开工,将填补我国深水应急救援能力的空白,标志着我省油服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2023年,是海南以超常规手段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今年以来,海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国家所需、海南所能、产业所趋、民生所盼”,聚力、发力、再加力,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聚力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是这几年海南科技工作的“热词”“关键词”,也是“方向标”。怎样实现创新,是关系科技创新水平的根本问题。

  对于海南而言,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无论是服务国家战略,还是为自贸港建设增添新活力、新动能,都需要锚定目标,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今年1月召开的省两会就“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打赢科技创新三年翻身仗”作出部署;5月召开的省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打造“陆海空”科技创新高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吸引聚集优秀人才,强化科教支撑,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年来,海南紧紧扣住目标任务,着力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抓载体,推进平台建设。更高标准打造“1+2+5”科创平台,引进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谋划大科学装置,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种业、深海、航天等领域科创高地。

  抓主体,推进企业成长。市场创新主体队伍不断壮大,种子企业、瞪羚企业、领军企业构建成海南高新技术企业“精英梯队”,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以专破局、以精立业、以特求强、以新赋能,实现快速发展。

  抓根本,推进人才聚集。牢牢把握住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加快柔性引进高端人才,截至目前省院士联合会已发展了189名院士会员。他们积极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活跃在海南高科技研发、重大创新、产业发展、重大项目评审等各个领域。

  抓产业,推进结构升级。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见规模,数字经济、石油化工新材料产值超千亿元,“核电风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南繁硅谷”成为种业产业链科技创新标杆。

  抓合作,推进开放创新。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科技合作三年行动,逐步形成面向全球,重点连接东盟、中国港澳地区的开放创新局面。

  既有看得见的数据“量变”,也有可感受的发展“质变”。一项项扎实有力的举措,凝聚各方力量,形成万箭齐发之势,推动海南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提升。

  发力 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走进华熙生物(海南)科技产业园,一面高约三米、长约五米的“专利墙”引人注目,墙上整齐罗列着百余张发明专利证明。距离“专利墙”不过几步距离的智能化车间,拥有海南首条按照GMP认证级别搭建的细胞培养基生产线。

  “专利墙”与“生产线”的无缝衔接,恰是华熙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实现产研一体化的缩影。该公司总经理丁可说,企业持续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始终坚持以生物科技创新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质产品,为海南自贸港的生物医药产业增添发展新动能。

  用“科技力”增强竞争力,是企业立身的不二法宝。而对于海南,科技创新同样是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内生动力。

  一年来,海南充分发挥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地理纬度和绿色生态的“三度一色”资源禀赋优势,聚焦四大主导产业,紧盯国内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最前沿,不断强化现代产业体系的科技支撑,加快培育种业、深海、航天“陆海空”三个未来产业,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构建现代型、生态型、创新型的产业体系。

  在种业方面,海南扎实推进南繁规划任务落实,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搭建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平台,建设重大科研创新平台,聚集了一批种业科技创新力量,组织开展育种联合攻关,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系列成果。

  在深海方面,以三亚南山港为例,仅今年上半年,该港口已完成295次科考船服务,同比增长299%,为6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提供了可靠服务。不断完善的港口服务基础设施,正推动南山港成为世界一流深远海科考母港。

  在航天方面,文昌国际航天城积极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已逐步形成以火箭院、中国星网、国家航天局、中国空天院为链主的产业生态。打造航天产业基地,推动星箭协同设计与出厂即发射。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实质性运行,聚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空间科技创新战略高地。

  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省科技厅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及省重点研发项目等支持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关键科学技术攻关,推动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海上风电助推清洁能源岛建设,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新能源汽车保有率持续提升,助力海南实现“双碳”目标 。

  还有生物医药产业方面,一年来,依托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工作机制举办11场招商活动,目前已签约落地倍特药业、新华医疗等3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6亿元。

  加力 优化创新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场创新创业大赛,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海南飞行者科技有限公司曾获海南省第八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成长组一等奖,公司创始人陈鋆直言:“公司不断打磨项目,最终获得一等奖,参赛的历程也是公司成长的缩影。政策的鼓励和支持,让我们能够积极将创新产品推向市场。”

  作为海南本土科技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比赛,9年来,“科创杯”累计组织发动参赛企业超过3000家、参赛创业者超过6000名,参赛项目总产值达到100多亿元。海南以赛搭台,在自贸港上绘就出一幅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创新创业创造画卷。

  为有创新活水来,海南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资源统筹、优化科技服务管理方式、打造科技金融政策体系等方面,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全方位布局。全省上下重视创新、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愈发浓烈,为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力——

  破除科技成果转化绊脚石。今年9月,省科技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海南省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3.9亿元。

  以平台吸引项目、集聚人才。当下,海南已认定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9个,其中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4个,国际技术转移中心2个,引才引智示范基地2个,国际科技创新园1个,涉及半导体激光、先进热作材料、海洋能源材料与器件、热带果树花卉、特色中药、肿瘤精准诊疗、热带生物资源、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蓝碳与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临床医学等多个重点领域。

  为企业送去“智囊团”。今年海南继续派出10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并通过定向项目征集等方式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科技人员服务海南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要素向企业转移,打造创新发展新动能。

  金融力量助力科技企业“加速跑”。今年以来,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海南省分行、海南银行共向29家企业批复“琼科贷”合计14976万元,发放贷款12856.71万元。“琼科贷”累计向104户企业批复贷款59966万元,发放贷款56486.71万元。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正是因为牢牢抓住了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海南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增强,迈入了可持续增长的快车道。自部署以超常规手段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行动三年来,海南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连续保持全国前两名,全省科技事业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本报海口12月25日讯)

  手绘/陈海冰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时政
   第003版:字观这一年——2023海南年终观察
   第004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5版:深读·海南
   第006版:民生新闻
   第007版:中国新闻
   第008版:中国新闻
   第009版:世界新闻
   第010版:教育周刊
   第011版:广告
   第012版:广告
“第一动力”塑造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