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1月14日 星期日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广实施“2+3”健康服务包,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
海南把慢病管起来

  本报文城1月13日电(记者马珂)“血压控制得不错,血脂较高,需要多加关注……”1月12日上午,文昌市东郊卫生院健康管理工作室里,全科医生邢增宇拿着一份体检报告,耐心地为59岁居民符史师进行身体数据的分析和讲解。

  这是近年来海南持续推广实施“2+3”健康服务包,提升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的缩影。

  海南日报记者从省卫生健康委获悉,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肝炎、严重精神障碍等5种疾病,简称“2+3”疾病。此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2+3”健康服务包实施方案》,将这5种疾病打包成“2+3”健康服务包进行防治,并提出到2025年底“2+3”疾病基本实现“应防尽防、应筛尽筛、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立体化、数字化综合精准防控”为主要特征的“海南模式”。

  简而言之,就是将这5种慢性病筛查、治疗、预防充分融合,通过免费筛查(体检)、合理治疗、建档立卡、加强医生随访等方式,让老百姓了解疾病危害,并懂得如何进行疾病管理。与此同时,全省基层医疗机构也相继建起了医防融合门诊。

  东郊卫生院院长蔡惜莲告诉记者,推广实施“2+3”健康服务包后,卫生院的医生和患者的联系更加紧密,门诊量也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在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过程中,我们的医生会对慢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通过并发症筛查,实施早期干预,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有关负责人介绍,“2+3”健康服务包实施以来,成效初显,有助于健全我省“2+3”疾病防治体系,完善乡村卫生健康治理机制,推动医防融合和工作创新。此外,该项工作还筛查发现了一批慢性病患者,落实了早诊早治和健康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慢性病对群众健康的危害。

  据统计,目前全省对35岁及以上常住人群累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均超过300万人,19岁及以上常住人群累计开展乙肝筛查超过406万人,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重点人群应筛尽筛。同时,规范治疗和健康管理了一大批慢性病患者,对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防止慢病患者演变为大病重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时政
   第003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4版:自贸港影像志·地理海南
   第005版:中国新闻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世界新闻
   第008版:广告
练就攻坚克难真本领
传达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
始终坚持严的基调 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无纺布出口有了新“身份证”
海南把慢病管起来
海口:进境飞机维修业务火热
这些农村路,为何是“模范生”?
传达学习贯彻省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
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