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曹马志
初来三亚时,胡笑铭决计想不到,能见到如今这般千帆竞发的海上胜景。他清晰记得,16年前,三亚游艇寥寥无几,如今超1400艘游艇齐聚,一年带百万人次游客赏海玩海——三亚已跻身中国游艇旅游头部城市行列。借助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与市场发展新机遇,“千艇之城”如何再出发?
A
独家风景:海上早高峰
春节日均接待游客约六千人次,三亚游艇旅游热度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三亚气候条件更是全年皆可玩海,可谓游艇旅游的“天选之地”。
在三亚,就有这样一道风景,全岛独家、国内罕见——海上早高峰:伴着晨光,一艘艘游艇鱼贯而出,竞相激起白色浪花,排队穿过三亚河入海口,奔向蔚蓝大海,形成城市水路中的“堵游艇”奇观。
壮观、时尚、独特,“千艇之城”的既视感扑面而来。要想直观欣赏这样的风景,鸿洲国际游艇会码头是绝佳的取景点。这里是目前海南规模最大的专业游艇码头。对这里,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特聘顾问、海南国际游艇交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笑铭再熟悉不过——多年前,他全程参与了鸿洲国际游艇会码头的建设,如今,这里已经有450个泊位,成为海南首个达到国际标准的专业游艇码头。
从三亚出发,全省游艇业经历了多个发展期,如今,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我省游艇业又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近年来,我省陆续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产业促进条例》《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进口交通工具及游艇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和政策制度,相关主管部门推动出台了《海南省游艇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海南省促进游艇修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操作人员培训、考试和发证办法》等政策措施文件,从多个方面引领支撑游艇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省游艇相关企业有1.3万余家,已建成运营13个游艇码头,游艇泊位超过2300个,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相对完整的游艇产业链。其中,三亚就集聚了7300余家游艇企业,占全国游艇相关企业总数的22.7%,游艇登记注册保有量超1400艘,成为远近闻名的“千艇之城”。
随着码头泊位等硬件设施的完善,以及游艇保有量的增长,海南游艇旅游的大众消费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今年,三亚成就了海南史上“最忙游艇春运”。据三亚海事局统计,春节假期,三亚游艇日均开航约900艘次,日均接待游客约6000人次。为期40天的春运期间,三亚游艇进出港达30944艘次,接待旅客达212154人次,突破历年春运期间最高纪录。
刚过去不久的“五一”假期,三亚游艇进出港3500艘次,接待旅客达20000人次。眼下进入旅游淡季,每天依然有300多艘次游艇、2000多人次出海游玩。近年来,三亚先后获评年度最佳游艇发展城市、最佳游艇旅游城市,游艇旅游热度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海南拥有全国最多的游艇旅游消费客群,游艇旅游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省游艇旅游协会会长周路明说。
B
热闹之下的思考:寻找短板与突破口
修造业薄弱、人才储备与公共泊位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业内呼吁治理不良竞争
见证三亚修成“千艇之城”的过程中,胡笑铭的角色也发生了转换。他从一名游艇企业资深从业者,到三亚游艇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和顶层设计的参与者,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带来的产业机遇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设立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而三亚中央商务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就是邮轮游艇产业。但同时,胡笑铭也看到了三亚游艇产业亟待提升的短板之处。
“游艇产业链上游包含设计、制造,中游围绕销售、消费提供服务,下游涵盖保养、维修、金融服务等。”胡笑铭指着一份三亚游艇产业链地图分析道,“目前我们的强项是中游环节,游艇消费和交易两旺,其次是下游环节,最弱的是上游设计制造环节”。
短板不仅存在于三亚。从全省来看,我省游艇修造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游艇修造企业、零配件配套企业的数量和产值规模,相较珠海等国内成熟游艇制造地区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有5家游艇制造商分别落户海口、儋州、临高等市县。
“企业入驻临高金牌港开发区后,制造产能稳步攀升,订单不断增加,今年产值有望超过1亿元。”临高海荃新能源游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燕锋说,海南自贸港发展游艇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要吸引更多游艇制造企业落户,还需加强产业配套水平,以及用地、用海资源要素保障,“希望钢板、油漆等原材料可以实现岛内供应,同时,建设适宜的避风港、游艇停泊区,免去企业的后顾之忧”。
有业界人士分析,我省工业基础较薄弱,导致游艇制造业发展缓慢,加上游艇修造企业通常需要临海建厂,但市县游艇产业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不足,相关资源要素往往保障不够。
在游艇产业的上游环节中,设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海南游艇设计领域目前存在人才储备不足的情况。胡笑铭说,海南游艇设计建造和木作、水电、玻璃钢、钣金喷漆、机电安装调试、技术测评等专业技能人才短缺,亟须加快人才引进培养。
“即使是在我省游艇产业强项的中游环节,也存在不少薄弱点。”三亚邮轮游艇协会秘书长左志勇走过三亚所有的游艇码头,访问过数十家游艇相关企业,发现三亚游艇旅游火热的背后,经营成本一直受高昂的泊位费制约。例如,三亚一家拥有9艘游艇的老牌游艇俱乐部,每年光泊位费就达百万元。
虽然三亚拥有游艇泊位近千个,但是超九成都是企业私有,停泊费较高,而收费较低的公共泊位则供给不足。
一方面是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旅游市场上的价格战也困扰着三亚游艇从业者。“这两年网上有一些中介打出了‘骨折价’,一个人四五十元就能乘游艇,三四百元就可以包一艘豪华游艇,实际乘坐的游艇和网上图片大相径庭,等游客到了海上,他们就开始推销付费游玩项目。”三亚市岩磊国际游艇服务有限公司运营人员杨可说,中介的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公司不愿意加入这种恶性竞争,“希望多部门联动开展专项整治,打击不合理‘低价游’,防止劣币逐良币,营造游艇旅游的良好环境”。
C
从补齐短板到力争上游
开发环岛游艇旅游路线等特色产品,在万亿元规模潜力的中国游艇消费市场中不断争先
视频画面中,办公室里的年轻设计师轻点鼠标、敲击键盘,在电脑上进行数字建模,游艇模型渐渐映入眼帘。视线转场,3D打印设备正有序打印船体、甲板、驾驶台、船舱等各式构件。最终,一艘私人订制游艇亮相!
这段游艇创意设计+3D打印+柔性制造的未来场景,就保存在胡笑铭的笔记本电脑上。深耕游艇行业16年,瞄准产业链上游存在的短板,他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在三亚创建国内一流的游艇产业创新中心,引进和赋能更多创业团队及新锐设计师。
在前期与国内许多优秀游艇设计创业团队接触后,胡笑铭发现,这些团队大多是中小微企业,有好的设计,但缺乏好的产业孵化加速载体。
“精准的资金支持是吸引设计人才和创业团队落户海南的关键。”胡笑铭期望,海南可以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撬动作用,引进市场化投资机构,共同设立海南游艇产业引导资金,精准引进和“浇灌”设计创业团队,培育壮大游艇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推出更多“海南设计”“海南品牌”。
在游艇设计与制造方面,谢莉走在前列。拥有15年从业经验、曾是游艇企业金牌销售的她,如今担任海南澜海之星海岛旅业有限公司和黛尔蒙派对游艇(海南)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的总经理,创立了海南首个自主游艇品牌——黛尔蒙派对游艇。
“我们专注于时尚派对游艇的设计与制造,将‘酒吧’搬到海上,可为出海游玩者提供全新的社交体验。”谢莉说,公司发展势头良好,设计制造并售出了第一艘黛尔蒙派对游艇,订单还在逐步增加中。
业内补链、强链的共识在凝聚,相关行动也在不断“上新”。
三亚正加快推动公共码头和泊位建设,新建成的三亚南边海国际游艇码头拥有253个泊位,正在建设的肖旗港游艇码头拥有464个泊位。新码头投入使用后,将显著提升三亚游艇泊位的供给水平。
周路明建议,其他地区可有序用好休闲渔业码头等资源,因地制宜增加游艇公共泊位数量,完善全省游艇泊位布局。
今年3月,海南鸿洲游艇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进行校企合作签约,双方将建设全国首个游艇产业多功能教育平台——鸿洲国际游艇现代产业学院,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教育、科研、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和继续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平台,为游艇产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要将游艇旅游打造成海南旅游王牌,不断开发更多特色旅游项目势在必行。如三亚将游艇旅游与冲浪运动结合起来的尾波冲浪,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水上运动项目。去年,省旅文厅、省游艇旅游协会以及海洋文旅专家,组成环海南岛游艇旅游线路开通试点调研小组,深入调研全岛12个市县及洋浦经济开发区。调研成果将为游艇旅游消费者提供实用的游玩指南,为海南游艇旅游发展提供可行性指导。
近日,国内海洋经济专家、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授廖民生带领团队,撰写出版了国内学科领域第一本游艇经济学专著《游艇经济学》。他提到,中国沿海城市众多,假设每座城市拥有100艘游艇,仅算游艇本身价值,就已达千百亿元规模。游艇产业又关联着旅游、基础设施、金融服务、教育等领域的各种消费场景,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可期。
在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和系列产业促进措施的推动下,海南已成为中国游艇产业发展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游艇数量、旅游人数处于国内头部城市位置。而放眼万亿元规模潜力的中国游艇消费市场,海南如何不断力争上游?
“加快打造‘链主’城市,迈向亚太游艇之都,是我们持续努力的奋斗目标。”胡笑铭说,2022年,三亚印发了《推进三亚游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2866”行动计划为主要任务。当前,三亚正延续计划目标,统筹搭建2个平台,建设8个重点项目,争取6项政策支持,擦亮6个游艇文化活动赛事品牌,补齐补强产业链条,推进游艇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三亚5月20日电)
执行总监:许世立
视频编导:李国栋
视频文案:林博新
视频剪辑:陈菲
视频拍摄:王程龙 李天平 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