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有悖事实与常理
——来自“中国经济圆桌会”的观察
图为一家企业在第135届广交会上展出的锂电池产品。 新华社发

  近段时间,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大肆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业政策扭曲全球市场”“产能过剩导致不公平竞争”等论调。

  中国新能源产能真的是“过剩产能”吗?中国新能源产业竞争力源自哪里?美国炮制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背后的真实动机是什么?针对这些舆论关切,新华社20日推出第五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邀请权威部门官员、专家同台共话,并连线多位海外业内人士,多维度透视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背后的真相。

  出口多就是产能过剩吗?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带动相关产品出口加速增长。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出口额首破万亿元大关,增长近30%。

  不少国际人士为中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点赞,但美国却给中国新能源产业贴上“产能过剩”的标签,鼓噪散播“出口多就是产能过剩”的论调。

  “产能过剩是指行业总的生产能力远远超出市场的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副司长霍福鹏在访谈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讨论产能,应该从供求关系、全球市场、未来发展三个角度来综合观察。

  从供求关系看,适当的产大于需有利于市场竞争,有利于企业的优胜劣汰,从而实现一个动态的平衡。

  从全球市场看,将供需平衡限定在一个国家范围内,把各国出口优势产品等同于“产能过剩”,实质上是否定了比较优势的客观性、国际分工的合理性、经济全球化的规律性。

  从未来发展看,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绿色转型,对于技术先进的绿色产能需求仍然较大。中国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正是因应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

  “把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多等同于‘产能过剩’,既有悖常理与常识,与客观事实也是严重不符的。”商务部政研室副主任丁维顺说,一方面,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是各国基于不同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合作;另一方面,供给和需求的问题要从全球来看,不能只看一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何海林认为,目前,世界各国对于“产能过剩”并没有统一公认的判断标准或测算方法。衡量“产能过剩”,不能简单地看产能利用率,应考虑行业的特性、市场的周期、产品的价格、企业的效益、发展的潜力等多种因素,以及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做系统性的综合研判。

  专家们表示,从全球市场来看供需关系,中国新能源产能不仅没有过剩,反而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曲凤杰说,从国内看,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4.35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仅为2041万辆和1552万辆,占比仍然较低。

  据国际能源署研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需要达到约4500万辆,是2023年的3倍多;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3500GWh,是2023年全球出货量的4倍多,均远超目前全球供给能力。

  中国新能源产品竞争力是靠补贴吗?

  中国新能源产品优势是靠补贴吗?竞争力从何而来?

  国内外受访业内人士认为,超前的产业布局、持续积累的技术品牌优势、完备的产业体系等,才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得以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国率先明确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接续制定面向2020年和2035年的产业发展规划,一系列举措让产业发展方向更明确、步伐更坚定。”霍福鹏说,在这一过程中,依靠庞大的工业体系,中国快速形成了从整车制造到零部件配套、材料供应等完备的产业链。目前,仅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全球市场份额就超过60%。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是中国企业长期创新发展和艰苦打拼的结果,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丁维顺说。

  凭借多年培育形成的比较优势,中国新能源产品广受海外市场青睐。通过提供优质产品、促进需求升级、加快技术迭代,中国优质产能也在不断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持续为构建稳定高效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有力支撑。

  在开放中创新合作,中国技术、中国供应链,正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良性竞争、促进产业迭代和成本降低,改善整个行业发展形势。”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监事会主席、大众汽车集团前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说。

  炒作“产能过剩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不久前举行的2024(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热闹非凡,278个新能源车型竞相亮相,零部件展区3天就吸引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4.9万人次观众参观,海外观众占比37.6%。

  一边是全球消费者对中国绿色技术兴趣盎然,一边是美国不断炒作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冲击全球市场,甚至宣布将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真相究竟如何?

  从历史角度看,美国针对所谓中国“产能过剩”的抹黑话术已不是第一次出现。

  专家指出,美国反复弹唱所谓中国“产能过剩”的老调,本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中国冲击论”“中国威胁论”,是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安全化、意识形态化的又一翻版。

  “历史和现实都已经多次证明,各国之间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才能打通血脉、焕发生机。”丁维顺说,反过来讲,以邻为壑、孤立封闭会影响全球经济健康发展。

  霍福鹏认为,推行这种措施不仅不利于自身内部产业问题的解决,而且会严重打乱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稳定运行,也给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经济绿色转型带来新的障碍。“搞贸易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是没有赢家的。”

  绿色低碳转型蕴藏着海量的需求,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机遇。

  何海林建议,各国应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政策的协调和标准的统一,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共享,营造公平竞争和贸易的国际环境,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加强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开放合作中共同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

  “全球范围内新能源产能不是过剩,而是短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世界不是威胁,而是贡献;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不要封闭设限,而要开放合作,才能行稳致远。”丁维顺的话,道出参加“中国经济圆桌会”官员和专家以及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

  (据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关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自贸港观察|焦点
   第006版:专题
   第007版:中国新闻
   第008版:世界新闻
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有悖事实与常理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表态
我国采取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
我国将波音防务、空间与安全集团 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