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习霁鸿)海南日报记者6月12日从海口市文物局获悉,海口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海口四普)实地调查和信息数据登录工作已于近期启动。与过去仅记录文物坐标不同,本次普查登记将增加文物“四至边界描述”,也就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边界,并将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据介绍,此次普查范围为海口市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等六大类63个细分类别。
普查对象主要有2种,一是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所有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二是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尚未登记、2012年以来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和本次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内容包括普查对象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
普查主要任务包括复查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调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依法认定、登记和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建立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健全名录公布体系;汇总普查成果;建强人才队伍;开展普查宣传,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此次普查分为筹备、实地调查和信息数据登录、整理资料并编制工作报告等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工作于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间开展,应于2025年5月25日前,完成全市普查资料和信息数据的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