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入园机构
首次组装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本报三亚6月12日电 (记者黄媛艳)6月12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入园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传来好消息,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团队联合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构建了野生稻种质资源优异基因发掘利用与种质创新平台,并鉴定了关键的耐盐与抗稻瘟病基因。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

  研究团队以综合抗性优良的中国普通野生稻“Y476”为载体,首次组装了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以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为受体亲本,构建了两套覆盖全基因组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创建了一个能够高通量鉴定发掘野生稻优异基因的平台。

  “我们通过整合高通量高分辨率染色体构象捕捉、全基因组光学图谱、纳米孔测序和高保真测序等技术,对二倍体普通野生稻种质进行单倍型解析的无间隙基因组组装和注释。与之前组装的二倍体普通野生稻基因组相比,该基因组组装在连续性、完整性和正确性方面明显改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庆文说,平台将加速野生稻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并为稻种资源利用与品种遗传改良提供先进工具。

  据悉,栽培稻是从二倍体普通野生稻驯化而来,在驯化和育种过程中,非生物耐受性和生物抗性等许多有益性状容易丢失或者被削弱。野生稻杂合度高导致基因组组装困难,大量优异抗性基因与不利性状连锁,育种中更难以直接利用。因而,建立一个可用于野生稻基因发掘的高效平台,对于野生稻资源利用和水稻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取经京津冀——关注海南省党政代表团赴京津冀考察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观点
   第007版:中国/世界新闻
   第008版:中国/世界新闻
海南番加保护区拍摄到紫林鸽照片
将解读爱国主义教育法
万宁开通破坏野生动物资源举报电话
海南中部山区发现罕见三丝水玉杯
将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琼海启动生命科学“万泉河计划”
星空下雨林里尽享欢乐
首次组装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三亚10个公益项目分获5万元资助
第四届三亚南山非遗节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