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7月20日 星期六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陵水市仔老街
昔日繁华胜县城
  翻新前的市仔老街临街房屋。王信庆 摄

  翻新后的市仔老街临街房屋。王信庆 摄

  ■ 陈廷跃 王信庆

  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原陵城镇)东华村有一条老街,俗称“市仔老街”,距县城椰林约6公里,那里曾经商铺成排,繁荣一时,一度赛过县城。

  老街的旧商铺一字排开,紧紧相连,远远望去,颇有气势。商铺多为两层结构,砖墙瓦顶,带有南洋建筑及装饰风格。一层店面皆一门一窗一走廊。商铺的门窗连为一体,以便最大限度地供顾客挑选货物,也可看出当时生意人的精明。临街屋檐外伸,尽量连廊成道,行人顾客在廊下可歇脚休憩,也可流连购物,店主更可摆上几碗清茶,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能喝上几口。

  据当地居民回忆,以前南来北往的客人在此交易手中的货物,附近的农家把自家种的蔬菜和水果、养的家禽、腌制的酸菜等,挑到这里进行出售,临街的住户利用房子优势开设商铺,售些日常用品,还有做糕点生意的,如煎堆、包子、猪肠粄、粄仔等等,从而逐步形成了自然市场。随着赶集的人的增多,老街也越发繁荣。

  老街的繁华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生意人,他们搬到此生活、繁衍,因此老街的住户姓氏繁多,最多时将近二十个,姓红的、姓白的,都有。他们精明能干,善于经营,通过生意发迹,成了那里的大户人家,也促就了老街的繁华。鼎盛时期,街上商品众多,门类齐全,远远超过陵城的集市。

  当地年老村民称,当时陵水乡镇有两个大型集市,一个在新村,一个就在东华的市仔老街。更多的时候,人们赶集都会到市仔老街,甚至有人从外县来此进行商贸。老街有百米多长,街心最为繁华,十里八乡的人都来做买卖,闹市时经常是人头攒动。小商小贩变着法儿弄小吃,吸引小孩。

  在很多土生土长的老街居民记忆中,挑鱼的妇女总是从黎安港一路小跑过来,还没有进入集市,沿路早已大声吆喝“卖鱼咯,卖鱼咯”,叫卖声满街市此起彼伏。农闲时,村民喜欢到街上的茶店喝茶,拉家常,听收音机里播放的琼剧。

  “城里有的,这里也有!”老街的老人们回忆起过去,脸上充满了自豪。

  据了解,老街的繁华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由于靠近陵城,地势平坦,良田沃野,瓜菜遍地,又紧靠陵水河,遥望南海,水口港和黎安镇的海产供应源源不断。

  走在如今的市仔老街道,发现这里最宽处不过五米,最窄处不足三米。也许老街的宽度早就决定了它繁华的时间长度。随着集市的发展,来往的行人车辆,摆放的摊位,让这条狭窄的老街拥挤不堪,老街已经无法为集市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1960年代后,老街开始衰落,先是国营百货商店迁移,尔后市场也搬迁了,搬到东华中学校门对面的陵黎公路旁,再后来搬到一个叫“北号坞”的交叉路口,老街的繁华逐渐成为历史。现在,市仔老街原有的红砖地板已被水泥路所覆盖,街道两旁成排的商铺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悄然兴起的是高大的楼房。

  近在咫尺的文明裹挟,让人不禁联想到市仔老街的未来。笔者为那里的人家搬进宽敞舒适的楼房而喜悦的同时,又为老街无可挽回的时代印记而叹惋不已。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003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民生新闻
   第006版:中国/世界新闻
   第007版:文化周刊
   第008版:文化周刊
拾味演丰
昔日繁华胜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