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豌
8月16日中午12时,为期3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在临高、在琼海、在三亚、在海口、在万宁、在文昌,一时间鞭炮齐鸣、千帆竞发。我省1.36万艘渔船将按照生产习惯开启新一轮耕海牧渔。
对渔民来说,开渔意味着“忙碌起来、鱼多钱多”;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鱼肥虾美、鲜意满堂。但在可以确定的喜悦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这场开渔盛宴中开出什么?
开出一份传承
开渔,是一个仪式。
在“仪式感”不断被讨论的当下,开渔仪式历经千百年传承,其重要性依然毋庸置疑。
从琼海祭祀“108兄弟公”,到临高唱响“哩哩美”,又或是各地渔民燃放鞭炮、张贴吉语红纸条。仪式的背后,是渔民对大海的尊重,亦饱含着多重祝福。
祈福的话语和涌动的情感,最终都凝聚在一些传承下来的民俗、仪式上。这是渔民的话语,渔民的情感,渔民的生活。
随着开渔活动逐渐被打造为一个节日,这些传统民俗、仪式被纳入各地开渔节活动中,成为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承担起更多展示、传承海洋文化的功能。
纵观今年全省各地的开渔节,琼海潭门赶海季开幕式现场不仅有“108兄弟公”祭祀仪式、舞鲤鱼灯,还专门制作展板介绍南海渔家文化“做海”(海南话读作“dò hái”,涵盖了所有与海相关的作业方式),开展更路簿传承文化公益活动;海口荣山寮首届开渔季开展“让渔回家”映像展暨“西秀百鱼”科普展;三亚崖州中心渔港海洋文化科普馆也于开渔节当天开馆,展出丰富的海洋生物标本和模型。
作为海南自贸港的独特品牌和文化符号,海洋文化也被更好地传承。
位于琼海潭门千年渔港旁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着南海人文历史、自然生态,以及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保护成果。在该馆展陈中,“做海——南海渔家文化展(海南)”入选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开出一种态度
开渔,是一种默契。
虽然开渔仪式自古就有,但各地开渔节的开始,则离不开我国休渔制度的推行。
1995年,我国东海、黄海、渤海海域第一次迎来全面伏季休渔;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南海伏季休渔政策,首次南海伏季休渔为期两个月。
自此,不到时间便不可出海捕鱼。2017年,我国对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做出大幅度调整,南海海域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休渔期长达3个半月。
这些年来,我省多地陆续举办活动规模不小的开渔节,既是对渔业规则、制度的强调和明确,也是保持对海洋、自然的敬畏。
进一步讲,盛大开渔仪式的背后是对休渔制度的严格执行,对应的是对海洋资源和生态的有效保护。而保护海洋的成效也将进一步支持和肯定开渔节的持续举行。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丁铎曾于2023年发表文章称,中国自1999年起实施南海伏季休渔制度,取得了公认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休渔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主要经济渔业资源的衰退状况,改善了渔业资源的质量和结构,有效降低了拖网等渔具对海洋生物栖息环境的破坏,有效保护和改善了海洋生态环境。休渔的实施过程,是涉海涉渔等相关部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执法水平并广泛进行宣传教育的过程,亦是广大群众爱护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不断深化的过程。
海南因海而生,更要因海而兴、向海图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休渔与开渔,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践行。
开出一条新路
开渔,是一方平台。
纵观今年全省各地的开渔活动,显然增添了不少“新势力”:海口荣山寮同日举办首届开渔季、临高同日举办第二届开渔文化节……这一节点也成为汇聚更多力量的平台。
翻开任何一个开渔节(季)的活动介绍,在开渔之外,更有不少新意十足的旅文活动:在三亚崖州开渔节中,有“头鱼”拍卖、鱼拓艺术展、徒手摸鱼比赛、渔书传情等活动;临高县第二届开渔文化节中,有东坡音诗会、柚子亲子采摘活动、国际海钓大赛、健康乐跑、帆船帆板运动体验等;琼海潭门赶海节则转变为赶海季,推出沙滩趣味运动会、赶海寻宝大赛、文化市集、海鲜长桌宴、沙滩音乐会等内容,吸引岛内外游客纷纷来此消费体验……
随着各种精彩活动的举办,正让开渔从渔民走向“全民”,以休闲渔业的方式让更多的渔民吃上旅游饭,也成为我省海洋渔业“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渔民带来新的生活憧憬。
开渔还成为市县和企业之间开展招商推介平台。在临高举办的活动中,设置了柚子产业园观摩环节、开渔野生海鲜品鉴活动暨海南西部(临高)国际水产品交易市场二期重点配套项目开业活动;在潭门的活动现场,专门为海产品企业搭建展台、进行产品推介,呈现出发展的新气象。
开渔已远不止于开渔。伴随着新一轮耕海牧渔的开启,未来,我们定将在“开渔”中开出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