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9月04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高校学子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田野上的“双向奔赴”
  在海南大学海德书院“艺彩筑梦”志愿服务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将热带植物的纹理拓印在布上。

  海南医科大学药学院“士庇天下 悬壶临乡”乡村振兴服务队在临高县新盈镇昆社村开展急救技能培训。

  本文配图由受访者提供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琬茜

  今年暑期,一场场社会实践活动在琼州大地展开。我省多所高校学子背起行囊深入田间地头,参加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支教筑梦

  点亮艺术梦想

  “老师,我好舍不得你们。”“老师,你们明年还会再来吗?”……日前,站在万宁市兴隆中心学校门口,望着孩子们不舍的眼神,海南大学海德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梁淑仪不禁落下泪来,“原本想笑着和孩子们道别,没想到自己却从头哭到尾”。

  今年7月中旬,海南大学海德书院“艺彩筑梦”志愿服务实践团成员前往万宁市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暨兴隆支教行活动。

  “兴隆咖啡是当地特色产品,我们可以给孩子们讲解与咖啡相关的知识,激发他们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给孩子们授课前,实践团成员针对“如何将当地特色文化与支教课程相结合”这个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海南大学海德书院“艺彩筑梦”志愿服务实践团指导老师芦怡睿介绍,依托学校书院制改革优势,该校来自艺术设计、绘画、视觉传达、新闻与传播、思想政治等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得以聚在一起,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据介绍,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为孩子们打造了“海南热带植物拓印”“兴隆咖啡文化创作”“黎锦纹样设计”等八大创新美育课程。为了集中展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他们在支教期间还精心策划了“艺彩筑梦”学生作品展。

  从色彩斑斓的黎锦绘画到创意十足的兴隆咖啡主题绘画,从细腻入微的植物拓印画到充满科幻色彩的航天模型绘画……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实践团成员叹为观止。“我们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布置展览。次日凌晨2点,当最后一幅作品被挂在展板上,我们才终于松了口气。”梁淑仪说。

  “这次展览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点燃孩子心中的热情与梦想。”海南大学海德书院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徐鹤轩表示,这段支教经历,不仅仅是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更是一次心与心的连接。

  送法下乡

  让普法宣传更走“心”

  “很多人都听说过校园欺凌。除了言语和身体上的欺凌,还有一种伤害,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日前,一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知识讲座,在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开讲。刚一开场,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e法同行·守护‘未’来”公益法律服务宣讲团(以下简称宣讲团)成员就抛出了这个问题。

  话音刚落,台下有人摇摇头,有人陷入了沉思。“比如,有些孩子建微信群骂其他同学,这就属于网络欺凌。”宣讲团成员补充道。

  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宣讲团成员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宣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相关知识。讲座结束后,许多家长拿着宣讲手册向他们咨询法律问题。“很多村民表示这样的普法讲座很有意思,希望我们能多讲几场。”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宣讲团负责人唐欣瑜说。

  作为我省首支大学生网信普法志愿服务队,宣讲团今年暑期组织25名师生送法进乡镇、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已累计开展14场线下普法活动,参与群众1000余人次。

  为了将晦涩难懂的法律专业术语说得更浅显易懂,唐欣瑜、宣讲团实践导师刘悦笛和大学生们,一改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解读,从现象和问题出发不断提升普法活动的吸引力。“仅仅是宣讲活动的幻灯片,我们就前后打磨修改了数十遍。”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学生、宣讲团成员陈奥林说。

  近两个月来,宣讲团持续开展送法下乡活动,足迹遍布海口、三亚、琼海、万宁、陵水、临高、东方等地。陈奥林说,他们身着统一的文化衫,在田野与村庄中为群众讲解法律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那一刻真是成就感十足”。

  为了进一步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宣讲团还通过录制普法云课堂视频、网络直播等方式,积极开展线上普法活动。“暑假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普法工作没有终点,我们接下来会继续利用周末时间开展公益普法活动。”唐欣瑜说。

  “救”在身边

  应急培训进乡村

  位于临高县新盈镇北面的昆社村,是当地的渔业大村。今年暑假,为了提升村民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海南医科大学药学院“士庇天下 悬壶临乡”乡村振兴服务队(以下简称乡村振兴服务队)在该村开展了一系列实用急救技能培训和讲授中暑、热射病等病症的急救知识。

  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的现场演示,吸引了很多渔民前来学习。“黄大哥是一名船老大,拥有丰富的出海经验,但从未系统学过专业急救知识。这次的急救技能培训,他学得很认真。”海南医科大学药学院学生王瀚民告诉记者。

  王瀚民说,当地村民大多讲方言。为了解决沟通不畅的问题,服务队还专门招募了两名临高籍学生一边充当“翻译官”,一边为村民讲解培训知识。

  除了讲解理论知识外,现场实操也是重要一环。“气道异物梗阻,就是有东西堵住呼吸道无法排出,这时就需要人工辅助把异物排出来。”在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手把手的指导下,村民们轮番上场进行实际操作,收获颇丰。

  “从短期来看,此次实用急救技能培训提高了村民的急救水平,可以帮助他们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自救或救助他人;从长期来看,我们拍摄的相关照片和视频等,今后也能帮助更多人学习急救技能知识。”海南医科大学药学院学生邵婧渺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自贸港影像志·8月聚焦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民生新闻
   第007版:本省新闻
   第008版:理论周刊
   第009版:理论周刊
   第010版:中国/世界新闻
   第011版:广告
   第012版:教育周刊
“点击查看”开学装备
田野上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