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证券导报 |‌法治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1月25日 星期六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渔村小巷
  海南的渔村小巷。 资料图

  ■ 李焕才

  河流从山里跑过来,临到海边,冲开个缺口,就成为一个港口,港岸上有房屋,那就是渔村,房屋间的缝隙,那就是小巷。

  我们村的小巷不算小,六尺宽,够挑担子的人转扁担换肩头。巷两旁的房屋一路排过去,不很整齐,又高低不一,各家的门口却都很大,但是,都没有对着开,窗口很少,又很小,那墙壁都砌得厚厚的,是要抵抗那嚣张的台风。

  翻开储存在我印象里的渔村图片,大多是那小巷里的风景。

  小巷呈现给我的第一道风景,那是看不到画面的图像。

  天色依然朦朦胧胧的,那大公鸡便声嘶力竭地叫。我眼睛睁开了,却仍赖在床上。但是,巷子里已经醒来了,各种声音不由分说从窗外泼进屋里来。我的耳朵竖着,有说话的声音,有打招呼的声音,还有纷至沓来的脚步声……我仔细分辨那些爬在耳旁的脚步声:那轻快而又密集的脚步声,是人在走路;那沉实而又有节奏的脚步声,是人在挑担;那有力而又急促的脚步声,是赶海的大男人扛着渔网走下海滩去;那杂乱而又轻重不一的脚步声,是人在赶牛到地里去……

  第一缕阳光飘下来之前,我要从床上爬起。我奶奶说,要是躺在床上让日头晒到屁股了,以后就长成个大懒汉。

  早上的小巷里是一派恬静的景象。那吃饱了的猪躺在巷边睡大觉;那母鸡很悠然,却仍忙碌,咯咯咯领着鸡仔走在巷里寻寻觅觅;那狗都趴在家门前,眯着眼睛,伸长舌头喘气,有人路过,眼睛懒得睁开,可耳朵蓦地竖起。太好了,我们孩子就放开性子玩出热闹来。男孩们或打玻璃珠或甩陀螺、或放风筝,巷头巷尾跑去跑来;女孩们就唱着歌谣在玩螺壳,或者嬉笑着跳绳,或者叽叽喳喳地捉迷藏。

  其实,不仅是孩子们喜欢热闹,大人也爱热闹。我们村里的树木很少,巷子里却有一棵很大的酸梅树,树下有一块很大的青石板。蓝田二婆总是先来,她伸手抹一下石板,便将屁股搁在石板上。我们村里的女人的称呼前面都套着娘家的村名。蓝田二婆的娘家在蓝田村,以前人家叫蓝田二嫂,后来叫蓝田二婶,有了孙子后,升级为蓝田二婆。蓝田二婆有三个儿子,有几个孙子。孙子们就坐在旁边的地上,或玩石子或抓泥沙。不一会,那青石板上就搁着许多个老太婆的屁股,酸梅树下也就有好多小孩热闹地玩在一起。那些老头们也来,拿渔网到酸梅树下补,当然,也是要在一起凑热闹。渐渐地,嘀嘀咕咕、叽叽呱呱的声音就在树下缤纷。老太婆们喜欢讲巷子里的事,讲村里的事,讲家长里短,讲柴米油盐,也讲她们娘家那边的事儿,不知不觉中,村里村外的大事小事都生动在她们的嘴里,随着她们的口水撒在酸梅树下。那些老头的话没那样琐碎,爱说海上的事,说风说浪,说鱼虾蟹,还说各港口的事情,当然,更多是说他们在风中浪里那惊心动魄的情景。我家隔壁那二叔公喜欢穿一条印有大号码的白背心,说是他那外头读书的小儿子的球衣,给了他。他坐下来就讲外头的热闹事儿。他说我们这里有海,外头却有大山,一座大山比几十个村庄还要大。他说城市更是大得走不到尽头,几百个村庄不如一个城市人多,说那楼房比这棵酸梅树高几倍,说那汽车跑起来比风还快,说外头不仅有好多大城市,还有好多个国家,在地图里,我们这么大的一个村庄,还没够点上一个小点……我们虽然玩得忘我,其实也喜欢听这些老人们在说事,于是常跑到酸梅树下来玩。我们听见二叔公在说外头的风景时,就不自觉地停下来细听,可是听着,心里很羡慕的同时,又有几分失落。

  傍晚时分,小巷里非常热闹。下海滩赶海的人回来了,在地里忙碌的人也回来了,巷子里人来人往。随着,炊烟在村中袅袅升起,各家各户响起锅碗瓢盆的声音,从屋里飘出来的海鲜的香味氤氲在巷头巷尾,闻着,让人感觉心里满满当当的。其实,村里最热闹的是渔船归港的时候。我们渔村人喜欢养狗,说是村里的男人大多时间在海上,女人、孩子和老人守在家里,有条狗看门,心里就安稳。我不喜欢狗,那狗吠声很难听,狗凶起来时,龇牙咧嘴又跳又扑,把人吓个半死。半夜里突然听见狗吠声很吓人,一条狗叫起来,巷里的狗全都叫,全村的狗也都跟着叫,闹得人心惶惶的。但是,要是海水正在涨大潮,就感觉这狗吠声好听极了,希望那狗吠得更激烈些,越热闹越好,因为我们知道,那是海上的渔船都回来了。早上起来,就跑出家门看,巷子里的人很多。我们孩子的脚下好像突然垫上了弹簧,蹦蹦跳跳,跑来跑去;那渔工们光着膀子,那肌肉疙疙瘩瘩,走路的脚步声很响亮,身上的海腥味呛得那些狗都躲进屋里;女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气,说话的声音都变得轻柔,连走路的脚步也变得轻盈……我们走出村口,就见村前的港湾挂满了船帆。

  后来,我们背起书包走出小巷,上学去。二叔公描述的那外面的风景一直美丽在我们的心里,令人向往,我们要走出去看外边的世界。

  不知不觉中,小巷里的人少了,风景变化了。我想,应该是那些瓦房变成了楼房造成的。老人和孩子们都不肯走出家门,躲在屋里看电视。巷子里仍有笑声、歌声、说话声,那是从各家各户的窗子泼出来电视里的声音。我偶尔回村来,很少在巷里驻足。见到村里人,我绝不说外头的风景,因为乡亲们都有见识了,何况,他们天天在电视里看得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视觉
   第005版:中国新闻
   第006版:世界新闻
   第007版:文化周刊
   第008版:文化周刊
渔村小巷
蛇年说蛇
自种菊花伴过新年
白马涌泉(外一首)
小年
窗花红(外一首)
《桃花源里得春多》(油画)
故乡的印记
东门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