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江华
正月里,大街小巷都弥漫着节日的欢乐气氛。“85后”吴川活,穿梭在水果摊与顾客之间,忙碌于卖西瓜的日常生计里。在这看似平凡的生活背后,吴川活却拥有一方独特的小天地——一个仅有10余平方米的画室。
走进画室,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画室里满满当当,到处都是油画,有的整齐地挂在墙上,有的随意地堆在地上,还有的相互压在一起,层层叠叠,总计100多幅。
“绘画是表达自我的方式。”画室的门一关,吴川活便投入色彩的世界里。故乡的月亮、乡间的小道……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场景,从他的笔端跳到了画布上。
幼时与美术结缘
聊起自己的“艺术之路”,吴川活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说:“我不过是单纯地喜欢画画,并一直坚持下来罢了。”
的确,论专业,农民出身的吴川活从未接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和训练;论职业,画画不是他的主业,目前也无法带来可观且持续的收益。但吴川活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他不仅是一位高产的画家,如今在海南美术圈子里也小有名气。
来自海口市龙泉镇的吴川活,从小就表现出对美术的天赋与热爱。那个年代流行的连环画、电影海报,他爱不释手,对着描摹了一遍又一遍,还经常跑去路边的画像摊看师傅们画画,一看就是大半天。
“上学后,我最喜欢的就是美术课。”吴川活回忆说,尽管自己的美术作业经常离题,但每次都能得到表扬。上中学时,他甚至还有了一个独特的座位——旁边的墙壁是他专属的“美术园地”,任由他创作。
美术的种子已然在少年的心里萌芽。但真正一发不可收拾开始油画创作是步入社会后。十多年前,一次吴川活看到路边有十几个被人丢弃的画框,他鬼使神差地走过去,将画框拾回了家。
“说来也有意思,那时候我不懂油画是什么,也不知道有专门的画布和颜料。”吴川活从自家店铺里找到几块木板装进画框里,再去街边买几元钱一盒的水粉,便开始作画了。没想到,这些作品竟受到了不少朋友的赞赏,甚至有人想买下来收藏。
误打误撞地,这再次激发了吴川活对美术的热情。劳作之余,他挤出更多的时间去画画,不限主题、不管技法,天马行空地创作,笔下尽是真情流露。他越画越有激情,越画越成熟。
尽管非专业出身,凭借出色的画作,吴川活后来顺利加入了海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得益于这一平台,他参加了多次展览,画作被越来越多人看到。
创作风格自成一派
“有点‘笨拙’。”这是许多画友对吴川活作品的评价。但此“笨拙”并非贬义,而是一种稚拙,充满了童真的拙。或许正是因为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吴川活的画说不上属于哪种流派,他调侃自己是“自成一派”。
比较有代表性的画作是《团圆》。画中场景是大多数人多年前家里古朴的一角,四方木桌上摆着老式录音机和一盘月饼,墙上贴着“嫦娥奔月”的画像。在那个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装修风格。
但在画作右侧,一组简笔画的小人引人注目——爸爸妈妈牵着孩子。幼稚的“小人”画像与作品整体风格非常不搭,甚至有些破坏氛围之感,这让人忍不住向吴川活询问:“这不会是你孩子在画作上涂鸦的吧?”
其实不然,这正是吴川活的巧思。他解释说:“谁小时候没在墙壁上乱画过呢?这一组小人像是我特意画的,这样的墙壁,才是家里最真实的墙壁。”吴川活的画,总是随心创作,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
他画河,河水是泛出珠光的浅蓝色,层层的波浪漫卷开来,船只漂泊在水面上,投下五彩斑斓的倒影,给人浪漫而纯粹之感。
他画狗,用深深浅浅的黑色颜料展现狗毛的光泽。狗慵懒地趴在门口,有一种摆脱了束缚的自由感,目光炯炯有神,让人会觉得,这是一条生活幸福的狗。
他画孩子,灵感源自让他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那记忆是彩色的、飞扬的,就像最终在他画布上跃动的肢体一样。
吴川活用色彩和线条巧妙地呈现他看到的、听到的、理解的一切。要是没有灵感了,他索性就不画了。“去街上走走,哪怕是在镇上绕圈圈,总会有打动我的画面,路边的野花、奔跑的孩童,还有天边的火烧云。”
画中满是浓浓乡愁
翻看吴川活的作品会发现,其中出现了大量与“故乡”“农村”相关的场景。画作无言,却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愁。
比如《记忆中的露天电影》,描绘的是乡村里放露天电影的场景。这源于吴川活深刻的童年记忆,他回忆说,小时候老家小镇经常放映免费的露天电影,而他家旁边的路口,正是搭设影幕架的最佳位置。
“每当下午放学回家,看到大人们开着拖拉机,搬着大箱小箱和各种设备,就知道今晚又有好电影看了。我们几个小孩早早吃过晚饭,就从家里搬出那张长长的板凳,每次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总是能幸运地占到最前面的位置。”吴川活印象深刻。
于是,在他的画笔下,有了朦胧的夜幕、嬉戏的小孩、悠闲的老人、投影的光束、破旧的瓦房、老式的卡车……乡村之景跃然纸上。“多年过去,那里再没有放映过露天电影,但这样的场景,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这便是吴川活的乡愁。
还有《南渡江余晖》《渔村的清晨》《北港岛码头》《农家小院》等,尽管有些是现场写生作品,但却因寄托了这名“小镇青年”独特的情感而变得丰富起来,耐人寻味。
谈及未来,吴川活说,有机会他想办一个公益画室,带动身边的画友,帮助那些喜欢画画但条件有限的孩子们。“画画是一条幸福且孤独的道路,所幸一路上结缘了很多良师益友,才让我一直坚持走到今天。”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