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洪旭
春节后,多个与肛肠科、肛肠疾病相关的话题冲上热搜,全国多地的肛肠科医生纷纷表示门诊量暴增,“手术一台接一台”,海南各大医院的肛肠科也不例外。
“节后肛肠疾病患者确实多,每天都做好几台手术。”海南一家医院胃肠、肛肠外科医生介绍,节后迎来就医高峰,主要针对痔疮、肛瘘、直肠粘膜脱垂等三类疾病。
对此,肛肠科医生提醒,预防肛肠疾病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保持饮食健康均衡、清淡,保持规律作息,如果出现肿物脱出、便血,应及时就诊,寻求专业诊治。
节后迎门诊高峰
近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肛肠科医生表示,节后肛肠科迎来门诊高峰,门诊患者和住院手术患者都明显增加。
海口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主任韦东表示,春节后两周肛肠外科门诊接诊1100人次,收住院108例,手术103例。
“我们科室34张病床都住满了,有10多个病人借住别的科室。”韦东表示,就医的患者病情都比较重,其中有一位30多岁的男性肛瘘患者,病情比较复杂,瘘管长约20厘米,深达皮下6厘米。历时一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我们从大年初一开始,几乎每天都在做手术。”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专科主任许秋玲说。
为何节后出现肛肠疾病患者就医高峰?韦东认为,一方面春节期间聚会活动多、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饮酒过量,以及久坐、熬夜等加重了疾病隐患,另一方面受“过年不看病”、过节不想待在医院等风俗影响,不少人在节日期间已经犯病了,挺到节后才到医院就诊。
预防注意五点
从接诊的患者来看,都有哪些常见的肛肠疾病?有哪些症状?韦东表示,常见的肛周疾病包括痔疮、肛瘘、肛裂。痔疮主要症状为便血、脱出;肛裂主要症状为出血伴疼痛,且排便后出现周期性刀割样疼痛;肛瘘主要表现为早期肛周脓肿,肛周脓肿破溃以后形成肛瘘,肛周脓肿主要为红肿、热痛,是一种闷热的感染性胀痛,会有点让人抓心挠肝、难以忍受,时间长了会引起全身症状,如全身发烧、畏寒等。
“肛瘘、肛周脓肿是一个疾病的两个不同的时期。”韦东表示,肛周脓肿患者多数因为饮食不节、便秘、腹泻造成肛周、肛隐窝感染,其次是自身免疫系统下降,比如近段时间劳累过度、休息不好、情绪低落和忧思过度等影响了生物钟、饮食规律等所致。
韦东表示,孕产妇、老年人,以及饮食不节、排便不规律的人群,是肛肠疾病的高危人群。其中,孕产妇在怀孕期间容易发病;对于排便不规律的人,无论腹泻还是便秘,对肛门都是不良的刺激;有一些人对肛周过度清洁,比如用无菌、灭菌的湿巾擦肛门,反而导致肛周菌群失衡,出现湿疹等感染;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脏器发生退行性变化,肛门的括约肌功能也受影响,可能造成脱出、排便无力,容易引起肛周疾病。
生活中,如何科学预防肛肠疾病呢?韦东表示,首先饮食要有节有律,不能暴饮暴食,要清淡饮食,少吃辛辣食物;其次,保持大便通畅、规律排便,建议定时在早上起床以后或者早餐以后排便最佳;再次,排便时间不要过长,最好在3至5分钟内完成;最后,保持规律作息,不熬夜、不久坐,保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适当运动,改善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