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3月6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邓钰 通讯员邢远源)连日来,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海南农垦红明农场公司(以下简称海垦红明)荔海共享农庄荔枝基地上空,4架无人机正在来回飞行,为“妃子笑”荔枝进行打药疏蕾。
今年以来,海垦红明采取无人机飞防作业对荔枝基地进行管护。该基地共350亩,若采用人工作业,需要16名工人花费20小时才能完成,依托4架无人机,不到10个小时就完成打药工作。
据了解,荔海共享农庄自今年用无人机管护以来,人工成本减少6.3万元,农药和化肥成本减少3万元,进一步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管理效率。
下一步,海垦红明将持续推进海南农垦“一场一品”专项工作,聚焦荔枝产业,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科研力度,努力在现代化管理、数字化管控、智慧化农业等方面发力,推进荔枝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