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1版
罗非鱼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温度、湿度、光照、噪音等因素都会影响鱼苗孵化率。理查德·罗根斯伊帮助公司改造孵化、育苗车间,完善循环水养殖系统,给鱼苗创造更舒适的孵化环境,使得产卵率和孵化率更高,品质也更好更稳定。
“室内生产模式具有环境可控的优势,有利于环保和土地集约化利用,是未来渔业生产的发展趋势。”赵章定介绍,经过测算比较,室内生产模式下罗非鱼的成活率能高达95%,比室外生产模式高10%左右;同时,室内车间一个直径3米、容量20多立方米的养殖池,可以养殖罗非鱼30万尾,相当于3-5亩露天塘的养殖量,“技术成熟后,循环水工厂的繁育模式至少还能够提高10倍的产能。”
对于理查德·罗根斯伊来说,在这里的工作内容虽然很单调,但是让他有满满的成就感,“之前我在挪威更多是关注三文鱼,但在海南有机会研究很多热带水产品种,打造出更高效的循环水养殖模式。”
近年来,宝路水产公司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人才政策优势,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吸引了来自挪威的水产专家及高层次海归人才加入研发团队。在海南工作生活两年半,理查德·罗根斯伊早已把自己当成“新海南人”,“海南的气候温暖湿润,不像挪威那么干燥,在这里生活感到很舒适!”
除了理查德·罗根斯伊,宝路水产公司里还有另外两名挪威籍员工,分别是研究育种和生物饵料方面的专家,他们与本土科研人员一起开展攻关,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生产效益。近年来,该公司的罗非鱼家系从100个提升到了150个,室内工厂养殖模式更加成熟,繁殖效率大幅提升。如今,宝路水产公司年产罗非鱼鱼苗10亿尾,在中国的罗非鱼种苗市场占有率约15%到20%。
海南自贸港日益开放的政策和环境,也为企业拓宽更多国际合作交流的渠道。宝路水产公司除了引进国外专家,还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开展科研合作,该校将陆续安排学生驻扎马袅苗种基地开展科研任务与教学实训。今年2月,挪威生命科学大学3名水产专业的学生已来到马袅基地,他们将在这里学习3个月,实地开展水产课题项目研究。
“我们放眼全球去寻找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不仅为了解决公司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也希望能为海南水产行业集聚更多国内外优秀人才。”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文儿表示。
(本报临城3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