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证券导报 |‌法治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3月20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弦歌不辍三百年 滋兰树蕙四世纪
——琼台不间断办学320年
  琼台师范学院桂林洋校区。

  琼台书院。本组图片均由琼台师范学院供图

  公元1705年,清代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焦映汉抵琼履职,他赞叹海南岛钟灵毓秀的山水,更仰慕从这里走出的丘濬、海瑞二位先贤,怀抱“勤宣德教,扶植士气”之志,自捐俸禄,创建琼台书院。

  320年来,琼台从书院到学堂、中学、师范、师专,再到师院,育人弦歌不辍、文脉薪火相传。“一部琼台史、半部海南志”,从“立身有本”的家国情怀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从“宣德育人”的育人理念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从“刻苦精专”的学风到“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从“衍道敦行”的学习习惯到“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从“博学精思”的谆谆教导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从“无负海山、敢为琼先”的开拓意识到“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琼台师范学院将320年涵育的文化传统和当代的教育家精神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切实扛起服务海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A

  赓续百年育人传统 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根和魂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新征程上推进琼台高质量发展,既要坚定信心,更要不忘初心。320年前,琼台“勤宣德教、扶植士气”,弦歌不辍照芳华、化育桃李满天下,素有“金榜题名曾向吾门求鼎笔,蟾宫折桂须从此处借天梯”的美誉。革命时期,琼台充分发挥“革命思想孵化器”“马列主义播种机”“红色人才大学校”及“组织动员策源地”等重要作用,涌现出徐成章、徐天柄等早期民主革命先驱以及王文明、杨善集、冯平、周士第等百余名革命英烈及先辈,一批批琼台学子高擎红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被誉为“琼崖革命思想摇篮”。

  学校深浇“宣德育人、衍道敦行”之“根”,深筑“无负海山、敢为琼先”之“魂”,深耕“为人师表、笃行不怠”之“真”,着力建设海南省琼崖革命研究中心、海南省青年学生党校、海南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海南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深化实施“融入主渠道·融合主阵地·融炼主力军”红色文化育人工程,建设“琼州文脉·琼台书院历史文化”“琼台:琼崖革命思想摇篮”主题展馆,建设“英雄园”“师道园”“生态园”等,利用社会资源重建仿古新南门,打造了一批文化新阵地,以教育家精神的关键词和海南重要历史人物的字号为学校楼宇、道路命名,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创作了海南高校首部原创红色舞台剧《光耀琼崖》等文化精品,把厚重的育人传承、奋斗的精神血脉转化为琼台师生砥砺前行、踔厉奋发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自信,转化为“扎得住根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而将“红色师范”基因烙印在为师之道、将爱国报国之志镌刻进育师大业。

  B

  立足百年未有变局 搭筑高质量发展的梁和柱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新征程上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既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更要夯基垒台、立柱架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校坚决落实党中央以及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胸怀“国之大者”、心系“省之大局”、把握“教之大势”,聚焦海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教师教育主责主业,扎根海南努力办人民满意的琼台、办自贸港需要的琼台,打造我省小学与学前教育师资培养高地,努力成为海南师范教育的守望者,海南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担当者,海南深化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教师教育开放创新的开拓者,海南乡村教育振兴的贡献者,为海南基础教育培养“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优秀教师。2023年9月22日,中国共产党琼台师范学院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坚持将“办人民满意的琼台、办自贸港需要的琼台”作为办学方向;坚持将“把教师教育作为主责主业,办好师范琼台”作为实现使命愿景的根本战略;坚持将“876”发展目标和“1234”人才培养计划作为未来五年的主要策略。数量上,针对海南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缺口和结构性失衡问题,确定“876”发展目标:即80%的学生学习师范专业、70%的学生留在海南就业、60%的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精准对接自贸港基础教育需求。质量上,抓好师范生培养这个“核心点”,确定“1234”人才培养计划。“1”即“U·G·S”师范生一体化协同培养机制,就是琼台的学生要有一学期或一年的时间走出琼台,走上讲台。“2”即双通道培养,就是小学老师要请进来,大学老师要送出去。“3”即“三金”计划:铸造“金专”、打造“金课”、培养“金师”。“4”即四阶培养模式,搭建“初识人师、初学人师、初习人师、初为人师”四阶成长路径。为此,学校重点实施红色文化浸润、教学改革提质、素质教育升级、师范学生赋能、人才队伍引育、科研协同创新、开放办学拓展、基础教育引领服务、文化环境提升等“九大工程”,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立柱架梁。

  C

  面向自贸港百年育人使命 提升教师教育的质和量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发展琼台,必须厚植文化沃土,这是根基之所在;发展琼台,必须赓续红色血脉,这是灵魂之所系;发展琼台,必须扎根海南大地,这是立校之所需;发展琼台,必须坚守师范本色,这是责任之所向;发展琼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办学之所要。新征程上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必然要聚焦教师教育主责主业,才能更好托举自贸港基础教育的未来。一是把握根本,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培训课程;注重知行合一,通过实习实践、支教助学、榜样示范、志愿服务等多样方式,创造条件让师范生在实践中培养良好师德行为;强化对师范生的乡土文化熏陶,增进其职业认同和乡土认同,培育一批批扎根海南基层的师范生。二是夯实基本,提高师范生专业从教能力。遵循师范生成长规律,凝练实践导向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突出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并线发展,注重音乐、美术艺术养成和教师口语、书写、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心理教育、科学教育实验教学、课堂综合教学等能力训练,从结果的效度上全面提升质量准线,从过程的细度上精确优化培养环节,从保障的厚度上不断夯实条件基础,为师范生成长精准赋能。三是形成样本,筑牢自贸港基础教育发展基石。在结构和布局上着眼,围绕自贸港基础教育短板和教师教育发展需求,构建“以教师教育专业群为主体,以文化艺术与旅游休闲专业群和新工科、新文科专业群为支撑,各专业健康、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精准对接海南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在改革和创新上着力,依托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高位嫁接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持续推进“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试点以及“奎星班”改革,大力培养胜任自贸港需求、具备信息素养及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的未来教师;在特色和关键上着手,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旨归,办好永兴附属学校。以服务海南“阳光快乐”教育为重点,实施“椰苗美育”等十大特色印记行动计划,培育“海南特色印记”标志性成果,为海南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力。

  下一步,学校将着力构建育人生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纲要,切实树立“办好高水平师范琼台,服务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鲜明导向,探索“主修+辅修、校内+校外、人工+智能、本土+国际”人才培养路径,以高质量发展扛起“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5版:自贸港影像志·地理海南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世界新闻
   第008版:专题
弦歌不辍三百年 滋兰树蕙四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