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忠富
国人皆知,蜀绣、湘绣、粤绣、苏绣为中国四大名绣,但对于青绣,所知不多。青绣是青海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虽得名较晚,但其历史悠久,手法独特,风格古朴,色彩艳丽,应用广泛,是青海各民族世世代代传承的民间手工艺术。近年来,雪归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关注青绣,走遍青海的山山水水,采访了大量相关人物,掌握了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各民族从事青绣的真实状况。
雪归的非虚构作品《青绣:指尖绽放幸福花》包括“传承发展,历久弥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等四章,全面介绍了青绣艺术在青海的发展与演变。本书讲述了与青绣艺术相关的代表性人物、产业,以及与青绣相关的电影、音乐、美术、摄影等作品背后的故事,从而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走近青绣、认识青绣、了解青绣。作者以扎实的笔触,深入追溯青绣的历史渊源,从史前时期青海地区先民使用骨针和骨锥缝缀衣服或装饰兽皮的雏形,到汉代随中原移民传入的刺绣技艺,再到其后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均进行了严谨的梳理与考证。例如,书中提及唐代高适的诗句“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驎”,生动地描绘出当时河湟地区刺绣技艺传承的盛景。
作者对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蒙古族等各民族刺绣的技法、艺术特色进行了详尽剖析。譬如藏族刺绣,融合中原技艺与唐卡构图手法,绣品沉浑厚朴、精致华丽;河湟刺绣则博采众长,朴实中见华丽。
雪归的写作风格在本书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细腻且富有情感。在描写绣娘的场景时,文字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她们的身影在手起针落中交错,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静谧而美好……”这样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绣娘们的工作场景之中,感受到那份专注与宁静,也使绣娘们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在叙述过程中,还巧妙地融入了故事性元素。书中穿插了众多青绣创业者、传承者的个人故事,如苏晓莉下岗后创业成为青海青绣总部负责人等。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在青绣传承与发展中的奋斗历程和精彩人生,更反映出青绣产业在时代浪潮中的崛起与变革。同时,作者还引用了大量青海“花儿”、宴席曲等地方歌谣,以及参考多种民间艺术创作和优秀诗人的作品,为本书增添了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文学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