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网络上流行一句口头禅:不是甲商品买不起,而是乙商品更有性价比。似乎“平替”更具有魅力,但操之过甚也会失去人生的诸多乐趣。
近日,本地樱桃刚刚上市,它皮薄如纱,透露出诱人的光泽,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品尝其中的甜蜜,可转念一想家里还有亲戚串门时拎来的苹果与香蕉,立马就浇灭了我想要购买它的欲望。知妻莫若夫,身旁的先生看出了我的“为难”,当场劝说道:“想吃就买呗!这种本地樱桃眨把眼的工夫就过了成熟期,家里的水果过两天吃也没关系的,没必要委曲求全地去妥协,这点儿水果自由咱家还是有的。”说完,我们一起挑了些许粉嫩的大樱桃,两人开开心心回家,清洗后吃得没剩一颗。
某个周末,我有一位朋友去逛街,走到一家鞋店外面,透过橱窗发现了一双特别漂亮的鞋子,于是产生了想要进店试穿的想法。可售货员却告诉她当前仅剩下这一双了,不凑巧的是,此鞋尺度不匹配,恰好小了一码,但在店员热情的鼓动之下,朋友还是满怀期冀地接过店员递过来的鞋子,试穿以后效果不佳,踩在地上明显感觉紧绷,有一种抻不开的憋屈感溢满全身。可唯利是图的店员趁热打铁,说这双鞋太衬朋友的高贵气质了,鞋小不打紧,多穿穿自然会撑开的,最终在店员巧舌如簧的推销之下,原本犹豫不决的朋友居然买下了它。翌日,朋友十分雀跃地穿上了那双鞋去上班,待到下班回家,小脚趾已被磨了一个大泡,简直苦不堪言,随后朋友只好把这双鞋打入了“冷宫,”她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那句“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了才知道”的质朴哲学原理。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跟同事聊天中无意得知对方的鞋码,出于好意,她把这双已经穿过一天的鞋转赠给了同事,并一再夸赞这双鞋子十分漂亮,要不是小了一码,她一定会爱不释手的。同事担心拒绝会拂了朋友的面子,只好硬着头皮试了试,不出所料,果然刚刚合脚,于是这双鞋子水到渠成地到了她同事的脚下。就在朋友深感欣慰一举两得之际,接下来的事情并没有得偿所愿,很快朋友发现同事自打拿走了那双鞋子以后,不但没有增进彼此的关系,反倒多了一层若有若无的距离。后来办公室其他姐妹发现了端倪,热心快肠地问及那位同事为何从不穿朋友转赠的那双鞋子时,没想到同事以一种非常不屑的语气说道:“已经穿过的旧鞋还拿来送人,这种馊主意亏她想得出来,鞋子小了为啥她自己不将就着穿,非要强人所难,让别人穿她穿过的旧鞋,瞧不起谁呀!”此话迅速传到了朋友的耳朵里,她如鲠在喉,于是非拉着我这个朋友一吐为快,当她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述了一遍以后,我也觉得朋友有些唐突,并且还直言不讳地说:“不要自己觉得好就是真的好,别人没有义务爱屋及乌的,换一个立场,别人的旧物你会喜欢吗?”朋友有些惊愕,继而释然。
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多,生活条件也较之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身为凡夫俗子的我们,偶尔也会禁不住售货员的过度赞美,冲动之下便买了一件并不适合自己的衣服或者鞋子,有时也会因为一件物品的价格不符合自己的心理预设,从而错失心头好而留下遗憾,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平淡而又快乐地生活。历经此次赠鞋风波以后,我与朋友达成了共识,分别给自己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东西但凡用过一次以后就不要贸然送人,以免造成他人不适,还给自己添堵,简直是得不偿失,而是要进行“断舍离”,没有拆过吊牌的衣服以及鞋帽,在征询别人意见的基础上才能转手送人。购买了升级版的家用电器,那么就要丢弃淘汰掉过时的旧版,并且还要避免掉入购买功能重合,款式相似的商品的消费陷阱里,毕竟每个人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该用就用,但并不代表乱用,要保持花出去的人民币最好体现在“刀刃上”的习惯。
对于喜欢的人和事,我们要执着与认真一点,反之如若不喜欢,那就选择不凑合,不敷衍,目标明确且坚定选择,这才是人生该有的态度与正确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