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赫
12月27日,海口国家高新区海口诚佳美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的纸容器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的场景,一个个全生物降解纸碗、纸杯、纸盖源源不断地从机器里弹出,工作人员迅速对其进行分装。
“公司订单逐年增长,员工铆足干劲生产,我们也引进新生产线保障供应。”该公司董事长陈光安说。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离不开产业发展的支撑。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海口国家高新区成功入选第一批产业和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的产业园区。
通过发挥生物医药、降解塑料等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链的优势,完善园区减污、降碳、节能等领域的制度安排,海口国家高新区加快打造“无废药谷”、全生物降解塑料绿色产业聚集区,着力探索符合海南自贸港特色的重点产业领域减污降碳特色路径。
作为国内第一个通过地方立法推行禁塑的省份,自2020年12月1日起,海南进入禁塑时代,曾经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正逐渐被替代。
如今,在海口国家高新区正在全力打造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聚区,引导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工艺优化、创新升级、全链条发展。截至2022年,海口国家高新区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完成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35%。
“碳”索新路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离不开制度创新。海口国家高新区主动开展园区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三线一单’引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入选生态环境部制度创新成果推广清单;在污染治理方面,稳步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项目建设,推动危废固废收集转运中心前期工作;在节能减排方面,组织编制完成了园区节能评估报告,大力推广企业屋顶光伏建设,推动企业实施节能化改造、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为园区减污降碳试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入选国家试点,高新区具备一定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依托“一区七园”发展定位,高新区重点在生物医药、降解塑料等优势产业实施减污降碳工程,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链、试点企业及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
本次试点建设亮点频出,包括规划协同减排技术路径、建立协同创新管理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协同模式、统筹各类园区试点创建、打造医药产业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建设全生物降解塑料绿色产业聚集区。
医药产业占海口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已成为海口工业的支柱产业。拿医药产业减污降碳为例,通过建立“无废药企”示范标杆,统筹海口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与“无废药谷”建设,有助于打造海口市重点产业领域减污降碳特色路径。
预计到2026年,海口国家高新区重点企业达到国内清洁生产以及能效先进水平,累计建设15个典型协同控制标杆项目。
“海口国家高新区是海南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海口国家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对于赋能海南自贸港绿色发展、助推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清洁能源岛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本报海口12月2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