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三亚3月18日电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易帆)如何建立企科合作的“朋友圈”,答好联合育种的“攻关题”?在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种业新型创新体系暨企科合作专题报告会上,种子企业代表、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种业新型创新体系建立、企科合作之路。
“我们院所和企业共同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科河669’获得大会评选的十大高产玉米品种之一,经测产,平均亩产能达到1300公斤,实现了玉米高产。”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建生分享了他参与的企科合作项目的成果。有了企业力量加入,中国农业大学将品种的测试、审定等工作交由企业负责,极大提高了育种的效率,一批受农民朋友欢迎的良种也逐步推广种植。
当下种业发展步入新赛道,要提高中国种子的国际竞争力,与会企业、专家均认为企科合作的模式要创新。
“企业站在市场最前端,他们了解市场的痛点,定制的育种目标更贴近市场。”李建生建议,要打通种业新型创新体系的科技服务链条,让企业、院所能精准高效地找到科技服务合作伙伴,完善种业科技服务的链条。此外,李建生还建议建立合作过程的信用体系。
作为龙头企业之一,目前中种集团与国内多个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揭榜挂帅项目,在企科合作方面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是种企的生命力,希望政策上对企科合作给予支持,破除科研人员进入企业的壁垒。”中国种子集团总经理宋维波说,企业在技术、人才方面存在局限性,企业应该跟院所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发挥各自的长处,由种企出题,院所出智,实现共赢。
中国水稻研究所成果转化与服务处处长李春生认为,种业新型创新体系应该是开放性的,加强与国外种企的交流与合作。他建议应对“种源自主可控”做好顶层设计,在攥紧种源的同时,推动良种“引进来”“走出去”。
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谢旗建议,细化揭榜挂帅科技项目的考核,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提高科技助力产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