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3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套壳冒充?AI推广不应触法律红线》的评论。
你以为用的是ChatGPT,其实只是“套壳AI”。前不久,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查办了一起ChatGPT商业混淆案,当事人声称可提供ChatGPT服务,但消费者使用的却并非正品。一时间,“套壳AI”引发舆论关注,也让不少AI界“李鬼”现了原形。
自AI产业蓬勃发展以来,“套壳AI”现象便屡屡发生。2023年初,百度“文心一言”上市前夕,网上就曾出现大量自称“文心一言”的社交账号,后被官方证明均为假冒。这些“套壳AI”的经营者通过将自己的产品与知名AI产品进行“攀附”,刻意混淆,让消费者误认误用,从而获取不当利益。
“套壳AI”如此泛滥,一方面源于人们对前沿科技的狂热追逐,另一方面也由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开源生态让生成式AI更容易被滥用。据专家分析,“套壳AI”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接入官方平台,以中转站形式给用户当“二传手”;另一种则完全使用山寨平台,使用与知名平台高度相似的名称、标识等作为“伪装”。
但不论是哪一种模式,“套壳AI”都隐藏着巨大法律风险和安全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由此可见,上述AI商业混淆案的当事人已构成违法。不仅如此,使用知名平台名称、商标等行为还涉嫌违反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于消费者而言,误用“套壳AI”,还可能陷入其背后隐藏的各类信息安全风险。只需做一些“技术手脚”,不法分子就可以在用户与“套壳AI”畅聊时,不知不觉窃取用户个人隐私,再以此定制“个性化”骗局引人上钩。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产业的崛起得益于经营主体的热情参与,而从业者的经营行为也关系着AI产业的健康发展。经营者只有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严守法律底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抓住机遇长久发展。而这些企图投机取巧的“套壳AI”终将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