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琼中大力发展黎苗医药产业,传承与保护黎苗医药文化
一位乡村黎医有了新使命

  ■ 本报记者 刘宁玥

  近日,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水朗下村的林下经济黎药项目基地,一簇簇叶片呈圆形的金钱草、开淡紫色花的猫须草,在橡胶林中挺立着。基地负责人胡首东小心翼翼迈入林地,俯下身察看脚边这些草药的长势,喜不自胜地拍照,分享给该村黎医王奋。

  2023年,琼中县农业农村局在水朗下村试点打造黎药种植项目,促成了胡首东与王奋的合作。这名举止沉稳、神情专注的资深黎医,成了胡首东信赖的“项目顾问”和买家。王奋仔细分析自己的行医记录,建议胡首东试种五指毛桃、牛大力、地胆草等草药60余亩,并购买了收获的药材。“目前看,黎药需求缺口还很大,我们计划进一步扩种,选育新品种。”胡首东说。

  按照传统,黎医一般是先看诊,再上山采新鲜草药,因此黎族医药传统配方难以实现量产,医生也必须在深山中行医。不过,王奋在2010年自掏腰包建成一座占地面积为100多平方米的仓库,能够收储一些能够晒干存放的黎药,实现了小范围的黎药收储、使用和交易。

  “建仓库以后,制药的速度变快了,接待的病人越来越多。”王奋介绍称,依托仓库,他能够大量熬制一种叫作“腰痛汤”的熏蒸药汤。这是一项祖传的独门医技,行医30多年来,他已用“腰痛汤”熏蒸技术治疗腰痛病患者9000余人次。

  “这门黎族医疗技艺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有一定的疗效。”琼中县中医院有关负责人说,自2023年8月起,他们与王奋合作,尝试在“黎苗医药体验区”推广熏蒸技术,至今体验数量突破1000余人次,它还得到了候鸟老人的青睐。

  靠着这门技艺,他即将得到另一份新工作。“王奋是我们挖掘的一名黎医人才,我们与他合作推广黎苗医药,还将他登记为确有专长的黎苗医从业人员,通过组织培训,帮助他通过了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考试。”琼中县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他将持证到医院的“黎苗医药体验区”,为更多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行医、种药之余,王奋还在琼中县卫健委的任命下,牵头收集整理全县10个乡镇的黎苗医药人才信息,挖掘、整理和保存民间有确切疗效的黎苗医药方剂、操作手法、制剂工艺等。最近,他一直在办公室,锁着眉头,翻阅资料,钻研如何做好药材的分类、保护,进一步落实好黎苗医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除黎药种植、仓储、加工及医疗服务外,琼中还充分用好人才优势,规划在水朗下村打造黎苗医药体验馆,发展黎苗医药种苗选育,打造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黎苗医药森林康养项目。“一系列规划和举措都让我们看到了黎苗医药产业的广阔前景。”王奋期待地说,“身为一名黎医,我愿意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为产业发展出一份力。”

  (本报营根6月17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观点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中国/世界新闻
   第007版:世界新闻
   第008版:自贸港影像志·地理海南
3吨!三亚火龙果首次出口加拿大
海口美兰区 行政争议调处中心成立
5村抱团开公司 村民合力谋增收
琼海首个“无讼村(居)”示范点在博鳌揭牌
已发现大叶茶野生茶树3600余棵
安全帽有了“智慧大脑”
第六届海底观测科学大会将在三亚举办
一位乡村黎医有了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