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竹
宋绍圣四年,我于六月十一日抵达海南,心中百感交集,想起大半生浮浮沉沉,漂泊不定。
初入海岛儋州,咸腥的海风扑面而来,椰树环绕左右。我本在驿所居住,又被赶出。人生似归舟,各有渡口。这里“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我该如何度过余生?我感到孤独,那是一种从物质到精神的孤独。难道在海南的日子就这么难熬吗?
当地军民、百姓相助建起桄榔庵后,我有了稳定居所。随后的日子里,渐渐地,我感受到这里的生活竟有别样“风味”。我写下《谪居三适》,记录自得其乐的生活;我结识了黎族兄弟黎子云,有了可以互相吟对的好友。晚上,我挑灯著述“海南三书”(编者注:苏轼谪居儋州时最终完成的《东坡易传》《东坡书传》及《论语说》),椰风飒飒,隐约还似乎能听到读书之声……
儋州当地水质不洁,多生疾病。我指导百姓勘察水脉,掘土打井,不饮用沟渠浊水,还收集药方为他们治病。
一天,我为学生姜唐佐赠诗两句“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并相约“子异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
此次南游见闻之奇绝,让我大开眼界。时间在指尖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就过了三年,我迎来了可以渡海北归的消息。立于舟前,看着前来送别的村民,我心中万分不舍。扶轼远瞻,看尽半生。在海南的这片土地上,我遥望茫茫大海,一叶孤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失意也罢,坎坷也罢,被贬到天涯海角也罢,永远不能改变的,是对人生的乐观心态。这种心态能让心如死灰的人,在凄苦的生活中找到冠绝平生的希望!
(作者系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初一2班学生,指导教师:王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