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全面提高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水平。”殷殷关怀,暖人心田;谆谆嘱托,催人奋进。我们要牢记嘱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百姓冷暖、民生福祉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最大的牵挂。在2018年“4·13”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2022年4月考察海南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一以贯之的关心重视,展现了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也时刻提醒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且,当前人民群众有着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新需求、新期待,对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以治理精度彰显民生温度,托举群众稳稳的幸福。
以治理精度彰显民生温度,要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底线保障。近年来,海南坚持从群众的需求出发,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从促进教育公平到优化社会保障,从提升健康服务到提高生活品质,从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到开展平价菜保供惠民行动……一项项务实举措,彰显了治理的精细化,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我们要再接再厉,聚焦重点领域,关注重点人群,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以治理精度彰显民生温度,要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海南40%的人口是农民,80%的土地在农村。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尤其是要加快建设和美乡村“海南样板”,不断提升乡村建设水平,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推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覆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提升脱贫人口帮扶实效,确保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以治理精度彰显民生温度,要加快构建上下贯通、统筹协调、配合衔接的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体系。社会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是民心所望,政之所向。对于正在扬帆远航的海南自贸港来说,越是改革开放,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我们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工作,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提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能力,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深化全国最安全地区创建,坚决守好祖国南大门。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让民生保障更精准、社会治理更精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海南,必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好以人民为中心的自贸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