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琬茜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明确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通知强调,分批设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展厅等场馆向中小学校开放,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
当AI走进我省中小学校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A
更有趣 课堂来了“新老师”
“你好,徐霞客先生,请问我们应该如何分辨峰林和峰丛呢?”“后生啊,峰林与峰丛之别,且听我细细道来……”数字人“徐霞客”在课堂上为学生们生动讲解喀斯特地貌的特色、形成过程等知识,一场跨时空的对话由此开启。
这一幕,出现在海南中学日前举办的AI赋能教育展示活动上。该校地理教师陈彦洁将数字人“徐霞客”与喀斯特地貌VR视频融入课堂,帮助学生们精准掌握地貌特征知识。学生们分为两大阵营进行PK(挑战比拼),通过小组活动培养辩证思维和综合素养。
陈彦洁告诉记者,日常生活中的风雨雷电、山川河流等皆为自然地理的鲜活体现,学生们经常会与地理知识发生“亲密接触”。但是,深入探究地貌形成、大气运动等自然原理时,复杂的地理知识体系又常常让学生们感到疑惑。“因此,我想通过AI新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教学效果”。
陈彦洁在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豆包上,创建了以“徐霞客”命名的智能体。他输入课程相关知识,多维度训练智能体,进而为学生们答疑解惑。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平板电脑打开这个智能体就能进行语音提问,实现人机智能交互。
在陈彦洁看来,这种“隔空对话”打破了传统课堂单一的师生互动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地理课变得更有趣。在小组活动环节,学生们借助AI技术实时生成思维导图,以此快速梳理知识脉络、明确学习重点,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目前,‘数字人’已成为课堂提质增效的得力助手。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进行实践探索和模型优化,通过AI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陈彦洁说。
日前,在海口市第十四中学操场上,体育“黑科技”——智慧体育运动系统频频亮相。学生跳远结束后,该系统不仅能显示跳远成绩、腾空高度、起跳角度等,还能为学生提供指导意见,帮助教师指导学生改进动作,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智慧体育运动系统能帮助我纠正错误的运动姿势,掌握更多锻炼技巧,我感觉体育课比以前更有趣了。”海口市第十四中学学生郑伊涵说。
B
更高效 教育教学有了好帮手
用AI辅助教师批改作文是一种什么体验?“快速、高效,值得点赞。”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副校长张莉如是说。
打开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的智能作文批改平台,批阅意见、作文评语、推荐学习等内容一目了然。该智能平台能为学生作文提供具体的修改建议,还能将学生作文中的好词佳句勾勒出来。
“利用AI技术,教师们可以多维度、高效率地批改学生作文,并通过数据分析系统精准了解每名学生及所在班级的总体写作情况和存在问题。”张莉说,找到问题症结后,学生们可以参考优秀范文,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有了好帮手,教师教学更加轻松高效。目前,在评课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一年级语文组教师探索使用AI提取视频重点技术,快速了解授课环节用时,并结合听课教师的评价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改进。
“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AI助力能让教学反馈更及时,能帮助教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张莉认为,AI还进一步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资源和形式,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更多路径,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在AI助力下,我省中小学劲吹“智能风”——清华附中文昌学校小学部举办人工智能算力算法思维竞赛活动,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儋州市第二中学成立学生机器人创客协会,在学生心中种下科技的种子;海口市龙岐小学打造人工智能少年科创学院,逐步开展人工智能普适课程……
为了更好地利用AI开展教学,教师也需要不断“充电”。近一个月前,海南乡镇小学人工智能赋能教师队伍建设培训班在文昌市开班,通过专题授课、交流研讨等方式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为农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我将借助人工智能这个好帮手,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的智能素养和创新思维,为乡镇小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参加培训后,文昌市会文镇中心小学教师何启宝说。
C
更智能 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知识获取越来越容易,“死记硬背”式的教育将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创新能力将是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核心竞争力。
对此,海南中学信息中心主任岳水平认为,人工智能并非主动灌输知识的主体。学生想从海量信息中精准定位自己所需知识,就要学会运用搜索技巧筛选信息。
“这种自主探索的过程,能帮助学生提高信息获取与整合能力,以及跨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中占据先机。”岳水平说。
近日,记者在海南中学科创中心机器人活动室看到,机器人、3D打印机等高科技设备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实践资源。
“桌上有固定翼模型飞机,墙上挂着球形无人机……我们能通过自主编程设定模型飞行的轨迹。”作为该校科技社的一员,海南中学学生符扬威对人工智能充满浓厚兴趣。
去年暑假,海南中学举办机器人夏令营活动,邀请业内专家、优秀校友到学校进行交流分享,搭建起学生与前沿科技之间的桥梁。硬件结构、编程基础、传感器技术等一系列内容丰富的“硬核”课程,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探索机器人的奇妙世界,学习编程、建模和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
“通过项目式学习,我们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创,进一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转化。”岳水平表示。同时,夏令营活动还鼓励学生们开展团队合作,学会与队友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创意和有效沟通。
未来已来,“AI+教育”还将迸发出更多精彩的火花。对此,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艺臻建议,我省中小学校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赋能,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们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