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约撰稿 江雪
从篆隶行楷,到水墨国画,软笔书写工具毛笔和书写材料墨的交融,晕染出中国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万千姿态和无穷奥妙。“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在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观念里,他们无论在朝为官还是闲居乡野,只要还在写诗作画,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翰墨场”中人。
一抹或深或浅的墨色,勾勒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而松树是制墨的重要原材料。古人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出不完全燃烧松树以松烟制墨的方法,这一过程简称松烟制墨。
相关考古成果显示,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古人已会制作松墨。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一座秦代墓葬出土了一块圆径约2.1厘米、残高约1.2厘米的圆柱形松烟墨块,为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墨实物。魏晋南北朝时期,松烟制墨技术进一步成熟,北魏贾思勰所撰《齐民要术》介绍了“合法墨”的制作过程,不仅列出了制墨所需材料,还提及气候等对制墨的影响,说明当时人们对制墨已经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当时的易州(今河北易县)因盛产松树,成为制墨重镇,奚氏是易州制墨行业的佼佼者。
到了唐末,因为战乱,中国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奚氏举家迁往歙州(今安徽歙县,亦盛产松树),歙州故而取代易州成为新的制墨中心,徽墨名气渐盛。
制墨在宋代迎来巅峰期,一些文人墨客以使用名墨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品位,赏墨、藏墨成为一部分人的兴趣爱好。大才子苏轼对用墨颇为讲究,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个“墨粉”。他曾给儿子苏过写信说:“吾平生无嗜好,独好佳笔墨。”公元1097年,年逾花甲的苏轼被贬至海南儋州,当地不但没什么书可读,就连笔墨也很匮乏。文人手中没有笔墨,就像武士身上没带弓箭,内心是难以安定的。正当他犯愁时,发现附近有松树,遂产生了自己动手制墨的想法。“海南多松,己卯腊月二十三日,墨灶火发,几焚屋,遂罢。作墨,得佳墨大小五百丸。”据苏轼本集《杂记》等记载,1099年腊月二十三日,苏轼和儿子苏过在柴房里制墨,不料火星四射,引燃了整个柴房,幸好邻居们及时赶到灭火,才保住了父子二人赖以栖身的几间草庐。令苏轼惊喜不已的是“得佳墨大小五百丸”,这些墨够他用好一阵子了。
故事到了这还没结束。苏东坡在海南制墨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内地制墨行家潘衡的关注。潘衡不远千里来到海南岛,与东坡一起研究制墨良法,经过不断完善工艺,使墨的品质进一步提升。潘衡回到内地后,打出“东坡墨”的招牌售墨,引得文人墨客竞相购买。不得不说,潘老板很会利用名人效应,算是个商界人才。